一、勞動仲裁時效中斷的情形有哪些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因此,仲裁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三種情形:
1、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如勞動者向用人單位討要被拖欠的工資或者經濟補償。
2、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如勞動者向勞動監察部門或者工會反映用人單位違法要求加班,請求保護休息權利;也可以是向勞動爭議調解組織申請調解。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如勞動者向單位討要被拖欠的工資,用人單位答應支付。
這里需要注意,認定時效是否中斷,需要由請求確認仲裁時效中斷的一方當事人提供有上述三種情形之一的證據。因此,需要當事人有證據意識,注意保留和收集證據。
二、勞動爭議仲裁時效的計算
根據規定,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遭到了侵害,這是其請求勞動爭議仲裁機構保護其權利的基礎。從這一時間點開始計算仲裁時效期間,符合仲裁時效是權利人請求仲裁機構保護權利的法定期間的本意。知道權利遭受了侵害,指權利人主觀上已了解自己權利被侵害事實的發生;應當知道權利遭受了侵害,指權利人盡管主觀上不了解其權利已被侵害的事實,但根據他所處的環境,有理由認為他已了解已被侵害的事實,他對侵害的不知情,出于對自己的權利未盡到必要的注意或將其作為推延仲裁時效期間起算點的借口的情況。
仲裁時效的起算,以權利人的權利客觀上受到了侵害、且主觀上已知曉權利被侵害的事實為構成要件。權利人主觀上認為自己的權利受到了侵害,而事實上其權利并未受到侵害的,不能使仲裁時效期間開始計算。
對于勞動爭議仲裁時效來說,除了可能有中止的情況,還有可能出現時效中斷。根據規定,勞動仲裁時效一旦被中斷,之后在中斷事由消失之后,那么時效應該是重新計算的,這點與時效的中止不同。因為導致時效中止的事由消失之后,那么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應該是繼續計算。
勞動仲裁能否缺席判決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申請勞動仲裁的費用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的對象可以是社區矯正對象嗎
2020-11-17保證人擔保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2-13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進行傷殘鑒定
2020-12-25政府出讓土地要交印花稅嗎
2021-01-09事故賠償如何認定
2020-12-11哪些建筑屬違建
2020-12-10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產權人年齡過大可以抵押房產嗎
2021-03-12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勞務合同書和入職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08勞務外包的意義
2021-03-22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勞動糾紛中是否采取一裁終局
2020-12-15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15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簽訂房屋保險合同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14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疲勞駕駛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1-01-29交通全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