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勞動仲裁程序中斷條件有哪些?
1、已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包括向用人單位或上級機關申訴、向對方發律師函等方式。例如職工對解除勞動合同決定不服,向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提出申訴,屬于“有正當理由”。職工對于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重新答復不服而申請仲裁的,重新答復的時間應視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詳見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臨時工的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等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2、已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如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請求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即對方承諾在某一時間履行義務等,要搜集能夠證明對方承諾的證據,例如可以通過錄音取證。
4、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經貿委、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于認真貫徹勞動法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通知》)。例如申訴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沒有法定代理人等。
5、撤訴案件的時效起算時間。當事人撤訴或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當事人就同一仲裁請求再次申請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條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再次立案審理,申請仲裁時效期間從撤訴之日起重新開始計算(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已撤訴的勞動爭議案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否可以再受理的復函》)。
6、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出具書面通知期間。用人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5條第四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期限應當自收到解除勞動合同書面通知之日起計算。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仲裁的程序是可以進行中斷的,但在中斷之前就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條件才能得到執法人員的認可,中斷之后就意味著案件的時效會延長,但對于當事人也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找到合法的證據從而依法的進行判決。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必須去工商局變更么
2021-02-02商標法對商標侵權行為有何規定
2020-12-30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情勢變更是否屬于合同免責原因
2021-03-17包工活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2-14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顧客在商場購物時摔傷怎么辦,誰負責
2020-12-23解除合同的方式有哪些,合同法定解除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8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競業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約定競業限制費按年度支付有效嗎
2020-12-27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兼職拖欠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2-23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去交警隊處理事故要叫保險公司的人嗎
2021-02-15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司法鑒定保險傷殘標準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2020-12-15公眾責任險稅前扣除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