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勞動仲裁程序中斷條件有哪些?
1、已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包括向用人單位或上級機關申訴、向對方發律師函等方式。例如職工對解除勞動合同決定不服,向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提出申訴,屬于“有正當理由”。職工對于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重新答復不服而申請仲裁的,重新答復的時間應視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詳見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臨時工的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等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2、已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如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請求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即對方承諾在某一時間履行義務等,要搜集能夠證明對方承諾的證據,例如可以通過錄音取證。
4、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經貿委、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于認真貫徹勞動法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通知》)。例如申訴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沒有法定代理人等。
5、撤訴案件的時效起算時間。當事人撤訴或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當事人就同一仲裁請求再次申請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條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再次立案審理,申請仲裁時效期間從撤訴之日起重新開始計算(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已撤訴的勞動爭議案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否可以再受理的復函》)。
6、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出具書面通知期間。用人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5條第四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期限應當自收到解除勞動合同書面通知之日起計算。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仲裁的程序是可以進行中斷的,但在中斷之前就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條件才能得到執法人員的認可,中斷之后就意味著案件的時效會延長,但對于當事人也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找到合法的證據從而依法的進行判決。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違約要繼續履行嗎
2021-03-17滿五年的經濟適用房能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2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是在什么時間可以做
2021-03-23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可撤銷
2020-12-04治安拘留十天能探望嗎
2020-12-05單位公款打入私人賬戶會被判嗎
2020-12-19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企業必須有工會嗎
2020-11-12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在公司干了八年,辭工有補償嗎
2021-02-22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保險理陪的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海上貨運保險利益案例
2021-03-01車險理賠:體現服務的窗口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