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壟斷行為會承擔刑事責任嗎?
對于壟斷的行為只要經營者之間串通投標就會構成犯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中規定:
第四十六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尚未實施所達成的壟斷協議的,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經營者主動向反壟斷執法機構報告達成壟斷協議的有關情況并提供重要證據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酌情減輕或者免除對該經營者的處罰。
行業協會違反本法規定,組織本行業的經營者達成壟斷協議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可以依法撤銷登記。
第四十七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八條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實施集中的,由國務院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實施集中、限期處分股份或者資產、限期轉讓營業以及采取其他必要措施恢復到集中前的狀態,可以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九條 對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規定的罰款,反壟斷執法機構確定具體罰款數額時,應當考慮違法行為的性質、程度和持續的時間等因素。
第五十條 經營者實施壟斷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二、壟斷行為的豁免情形有哪些?
如果經營者能夠證明所達成的協議具有法定正當性,這些協協則不受反壟斷法禁止。所謂法定正當性,是指符合法律規定的豁免情形。根據我國《反壟斷法》規定,具有法定正當性的情形有:
(1)為改進技術.研究開發新產品。
(2)為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增進效率,統一產品規格、標準或者實行專業化分工。
(3)為提高中小經營者經營效率.增強中小經營者競爭力。
(4)為實現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救災救助等社會公共利益。
(5)因經濟不景氣,為緩解銷售量嚴重下降或者生產明顯過剩。
(6)為保障對外貿易和對外經濟合作中的正當利益的。
(7)法律和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情形。上述(1)~(5)種情形,經營者還應當證明所達成的協議不會嚴重限制相關市場的競爭,并且能夠使消費者分享由此產生的利益,才能夠滿足法定正當性要求。
綜合上面所說的,壟斷的行為就是違反了我國的競爭法從而導致他人的利益受到損失,對于此行為在一般的情況下不會構成犯罪,但同樣也會給予比較高額的罰金,因此,我國也是專門制定了反壟斷法,就是為了讓經營者之間可以利用公平的方式來進行管理。
反壟斷的措施有哪些
行政壟斷主體范圍有哪些
反壟斷法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現役軍人離婚該怎么辦?
2020-11-21酒駕和醉駕的區別
2020-12-15怎么在315網上投訴
2021-02-11婚姻法關于離婚協議法律如何規定
2020-11-18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免責合同或格式條款是否有效
2020-12-14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公務員集資房買賣有什么限制
2021-03-12勞務派遣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0-12-05疫情期間公司放假有工資嗎
2021-01-31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不生效
2020-11-23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出了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1-16什么是保全
2021-03-03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