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能把行為人的行為認定為是虐待罪,對被害者來講意義重大,對我國司法來講同樣意義深遠。這關系到被害人的合法權益,我國司法的公正問題。而對虐待罪的認定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那么我們在認定虐待罪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針對家庭成員之間的侵害行為并非都構成虐待罪。虐待罪的犯罪對象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其他侵害人身生命、健康的犯罪,如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犯罪對象是包括家庭成員在內的任何人。因此,必須從邏輯上認識到,針對家庭成員的侵害行為并不一定構成虐待罪。同時,在司法實踐中,應當排除思維慣性的影響,不能因為虐待罪犯罪對象的特殊性而作出先入為主的判斷,這樣往往忽視虐待罪的其他構成要件,造成定罪錯誤。
2.虐待致人重傷、死亡系行為人長期侵害的結果。虐待罪的特征之一是長期性、持續性、一貫性地對被害人實施侵害行為,長期使被害人處于精神或者肉體的痛苦之中,其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后果也是侵害行為逐漸積累造成的。因此,在發生重傷、死亡后果的情形下,必須區分不同的情況處理。對于重傷、死亡后果系行為人的長期折磨造成的,認定虐待罪;對于重傷、死亡的后果系行為人一次性的行為造成的,則應認定故意傷害或故意殺人罪。在司法實踐中,常常出現行為人同時構成虐待罪和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等數罪的可能。例如,犯罪嫌疑人長期以凍餓、限制自由等方式傷害被害人,而最后一次侵害被害人是采用拳打腳踢身體要害部位的方式,后導致被害人死亡。被害人死亡的結果系犯罪嫌疑人一次性的毆打單獨造成的,與前面的凍餓、限制自由等虐待行為沒有直接因果關系,對于最后一次行為就不能認定為虐待罪,而可能構成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等,對于前面的持續性行為,如果符合“情節惡劣”的標準,應當認定為虐待罪。因此,在司法實踐中,應仔細審查鑒定結論,從鑒定結論中尋找被害人重傷、死亡的原因,這是認定虐待罪的關鍵之一。
3.應仔細審查行為人的主觀方面。虐待罪是故意犯罪,即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對被害人造成侵害,仍希望或者放任這種行為發生,但是對于被害人重傷或者死亡的后果,應當是行為人過失造成的,這是其與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的區別。但應注意的是,由于虐待行為的長期性、持續性的特征,行為人在長期的施害行為中主觀方面發生轉變的案例亦不少見,此時則應認定為故意傷害或故意殺人罪,在此種情形下,司法認定中應當結合其他證據和客觀后果,綜合考慮行為人的主觀方面,不能因行為的長期性、持續性特征掩蓋行為人故意傷害或故意殺人的真實意圖。
根據上文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在對虐待罪進行認定的時候,需要注意家庭成員之間的哪些傷害行為屬于虐待罪中的傷害,同時行為人在主觀方面不能對被害人的重傷或死亡情況存在故意。否則的話,就應該以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來定罪處罰了。幫助您維護您的合法權益,是我們律霸的心愿,律霸是您正確的選擇。
?虐待罪與故意傷害罪有哪些區別
?虐待罪如何處罰
虐待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25盜版被告怎么賠償
2020-11-22將小說改編成動漫出版都需要什么授權
2021-01-10倒賣課程多少算侵權
2021-03-21注冊商標被注銷后還有補救措施嗎
2020-12-12農村集體土地房屋能否遺贈
2021-01-17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2020-11-12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房屋中介費收取包括哪些內容
2021-02-16房屋中介交易流程是什么
2020-12-27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意外保險如何索賠
2021-02-15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