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應當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但在實踐中,一些用人單位為了規避自己的責任,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為了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可以向用人單位主張雙倍工資,那怎么計算雙倍工資的時效?現在律霸的小編為您解答。
怎么計算雙倍工資的時效:
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向用人單位主張雙倍工資的時效起算點,在實務中有一定的爭議。有人說從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算,有人說從未簽合同滿一年時起算。兩種說法,在實務中都有采納。2011年11月8日江蘇省高院、省勞動仲裁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指導意見(二)》,對雙倍工資的時效起算點作出了明確規定。第一條規定:勞動者因用人單位未與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主張用人單位每月支付二倍工資的爭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及人民法院應依法受理。對二倍工資中屬于用人單位法定賠償金的部分,勞動者申請仲裁的時效適用《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即從用人單位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違法行為結束之次日開始計算一年;如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已經滿一年,勞動者申請仲裁的時效從一年屆滿之次日計算一年。按此規定,在2011年11月8日之前實務中按第一種說法,即從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算;之后按第二種說法,即從未簽合同滿一年時起算。兩種說法,涉及到雙倍工資性質的認識。
相關知識閱讀:雙倍工資的性質
《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同條第四款規定: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之前的做法,以勞動關系終止之日開始超算時效,是把雙倍工資的性質認定為勞動報酬。現在的做法不視雙倍工資為勞動報酬,而是對用人單位的一種懲罰。這種規定也不無道理,因為《勞動合同法》雙倍工資的描述規定在第八十二條,這一條所屬的章節為第七章法律責任,這一章更多的是對用人單位的責任要求,屬于處罰性規定。從這個邏輯關系上來看,把雙倍工資界定為懲罰性的賠償,而不是勞動報酬,也有一定的道理。
更多關于雙倍工資方面的法律問題,如雙倍工資怎么計算?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應該怎么維護自己的權益?請聯系我們律霸的專業律師為您做詳細的法律解答。
病假工資該如何計算
單位應如何支付員工工資
被工地拖欠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法中借貸法律關系相關法條匯總
2021-02-19衛生許可證過期罰款嗎
2020-12-18商標權是否應做攤銷
2020-11-11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合同當事人有哪些義務
2021-02-15改裝車輛上路是否合法
2021-03-20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競業限制代簽合同的效力
2020-12-05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保險索賠要注意什么
2021-02-16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什么
2021-03-11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