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絕密物品是不屬于個人所有的,非法持有國家絕密物品、資料等又不向國家說明其來源的將會觸犯非法持有國家絕密物品罪,國家對此制定了明確的非法持有國家絕密物品罪相關的法律。下面就跟隨律霸的小編來一起了解一下非法持有國家絕密物品罪相關的法律。
非法持有國家絕密物品罪相關的法律有哪些?
一、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罪構成要件
(一)客體要件
本罪的客體是國家的保守秘密制度。本罪的犯罪對象僅限于屬于國家絕密級和機密級的秘密的物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規定,國家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絕密是最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別嚴重的損害;機密是重要的國家秘密,泄展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嚴重的損害;秘密是一般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損害。非法持有秘密級國家秘密的行為也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應當予以法律制裁,但從其社會危害性的程度來看,尚不到犯罪的程度,不應以犯罪論。
(二)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非法持有屬于國家絕密、機密的文件資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說明來源與用途的行為。
所謂非法是指根據國家保密法律、法規和具體的規章制度,不屬于接觸、保管國家秘密文件的人員而持有屬于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其他物品,或者雖屬于保密工作人員,但其持有該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沒有合法根據。比如根據保守國家秘密法的規定,絕密級的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非經原確定密級的機關、單位或其上級機關批準,不得復制、摘抄;收發、傳遞、外出攜帶,應由指定人員把任等。對一般人員而言,持有國家秘密本身即為非法,對于有保密人員身份的人,有關機關未曾批準復制、摘抄,行為人卻持有復制件、摘抄件;有關機關未指定或者不屬于有關機關指定人員而持有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等就屬于非法。總而言之,行為人沒有合法根據而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其他物品即為非法。
所謂持有,是指以占有的意思實際支配。不論是行為人隨身攜帶,或者隱藏、存放于其住處、工作場所,寄存在他人之處等,只要行為人明知是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而置于自己控制之中即為持有。如夾藏在目己的行李、郵件當中,雖然并不親自持有,但行李、郵件最終仍然要回到自己手中,并未脫離自已的控制,仍為持有。根據國家安全法的規定,持有包括兩類,即不應知悉國家秘密的人員攜帶、存放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可以知悉某項國家秘密的人員,未經辦理手續,私自攜帶、留存屬于該項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
在行為人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其他物品的既定事實下,當有關機關調查時,行為人拒不說明其來源與用途。所謂拒不說明,既包括根本就不予配合,什么也不說,又包括未能說明。如編造謊言、借口或者提供的來源與用途經查不實或無法查證的。
(三)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為年滿l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包括中國公民、外國人、無國籍人。一般來說,行為人身份如何不影響成立本罪。但是,如果行為人是間諜組織成員或者接受了間諜組織及其代理人的任務的人員,符合間諜罪構成特征的,則應以間諜罪論處,不構成本罪,
(四)主觀要件
本罪行為人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從其主觀方面的認識因素來看,行為人只須認識到自己無權持有國家秘密文件、資料、其他物品,認識到自己持有的文件、資料、物品屬于國家秘密即可,無須確切地認識該國家秘密屬于什么密級,從其主觀方面的意志因素來看,行為人持有本身就意味著其希望該國家秘密處于自己的支配之下,因而不存在間接故意。
實際占有國家秘密的人員有說明其來源與用途的義務,如果行為人能夠說明自己占有國家秘密的來源與用途,且能夠證明自己確實不知其為國家秘密,那么其實際占有行為不是本罪的“持有”,可以根據其實際來源與用途,依法處理,比如系盜竊所得,行為人不知為國家秘密而竊取,應以盜竊論,又比如行為人系撿得且不知其為國家秘密的,不構成犯罪等等。
二、非法持有國家絕密物品罪相關的法律
非法持有國家絕密、機密文件、資料、物品罪司法解釋
[刑法條文]
第二百八十二條第二款 非法持有屬于國家絕密、機密的文件、資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說明來源與用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相關法律]
《國家安全法》第二十九條 對非法持有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 資料和其他物品的,以及非法持有、使用專用間諜器材的,國家安全 機關可以依法對其人身、物品、住處和其他有關的地方進行搜查;對 其非法持有的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以及非法持有、使用的專用間諜器材予以沒收。非法持有屬于國家秘密的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構成泄露國家秘密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國家絕密物品、資料等個人不能非法持有,必須及時將手里的國家絕密物品上交給國家,說明該國家絕密物品的來源等,同時接受國家非法持有國家絕密物品罪相關的法律制裁。以上就是我們為您整理的關于非法持有國家絕密物品罪相關的法律的具體內容,希望可以對您有所幫助。可瀏覽延伸閱讀了解更多信息。
最新單位犯罪司法解釋
哪些犯罪可能被判無期徒刑?
怎樣處罰單位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異地離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2-04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標準是怎樣
2021-02-26勞動合同解除方式
2020-11-20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必須服務期是屬于合同中的格式條款嗎
2021-03-232020年疫情期間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2021-02-13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是否可以延長
2020-11-13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保險理賠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11關于保險受益權問題的研究
2021-02-07產險投保指南
2021-01-22農村房屋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3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全文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