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是刑法多少條
刑法中合同詐騙罪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合同詐騙罪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
合同詐騙罪認定、量刑標準
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二)合同詐騙罪的構成特征 1.侵犯客體是國家對合同的管理制度、誠實信用的市場經濟秩序和合同當事人的財產所有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2條、第127條規定...
合同糾紛與合同詐騙刑民交叉處理程序初探
一、各部門的分歧表現 從走訪座談和收集的數據情況看,各部門的分歧主要表現為: 1、在案件審理方面,有的認為應當分開同時審理,約占被訪對象30%,有的認為應當先刑事后民事,約占被訪對象70%. 2、在民事訴訟程序方面,有的認為應當依民事訴訟程序另案處理,約占被訪...
合同詐騙罪司法解釋
第一條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因不同的法律事實,分別涉及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嫌疑的,經濟糾紛案件和經濟犯罪嫌疑案件應當分開審理。 第二條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為單位騙取財物為目的,采取欺騙手段對外簽訂經濟合同,騙取的財物被該單位占有、使用或...
論合同詐騙與經濟合同糾紛的界限
合同又稱“契約”,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其廣泛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里,對國家經濟秩序的維持及當事人利益的調節有著相當廣泛的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自1999年10月1日施行至今,已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切實的貫徹與實施,與此同時...
警察管民事糾紛嗎
一、警察管不管民事糾紛 依據相關的規定,警察可以管民事糾紛,但主要是以調解為主,警察是不會對民事糾紛立案的,解決民事糾紛的途徑一般是提起民事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三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
級別管轄規定的原因有哪些
級別管轄規定的原因 級別管轄是要劃分上下級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權限。我國將案件性質、繁簡程度、影響范圍三者結合起來作為劃分級別管轄的標準。 那么我國法律又是基于何理由對民事糾紛案件的級別管轄而作出如此的規定?從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的特點來看,知識...
刑事終結的情況有幾種
刑事訴訟是處于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并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偵查終結有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經過偵查,取得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有罪以及犯罪情節輕重的證據,沒有發現遺漏罪行和其他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什么是“先刑后民”原則
什么是“先刑后民”原則“先刑后民”是指在民事訴訟活動中,發現涉嫌刑事犯罪時,應當在偵查機關對涉嫌刑事犯罪的事實查清后,由法院先對刑事犯罪進行審理,再就涉及的民事責任進行審理,或者由法院在審理刑事犯罪的同時,附帶審理民事責任部分。對其處理是否先審刑事部分,后審民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