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假規定及計算方法
《勞動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與此同時施行的還又一部重要行政法規,即《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是國務院以第514號令發布的。從此我國職工就享有帶薪年休假的權利,相應也就成為用人單位的義務。
職工帶薪年休假也簡稱年休假,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工資收入與正常工作期間一樣,不受休假影響。其中“年”是指公歷年度,如2008年度等。“職工”不僅指企業職工,也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是兩者在計算年休假天數和相應的加班費上略有不同。下面只介紹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
按《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規定,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為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為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為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帶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當年度的年休假:
1、職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數多于年休假天數的;
2、職工請事假累計20天以上且單位按照規定不扣工資的;
3、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2個月以上的;
4、累計工作滿10年不滿20年的職工,請病假累計3個月以上的;
5、累計工作滿20年以上的職工,請病假累計4個月以上的。
用人單位應當根據生產、工作具體情況,并考慮職工本人意愿,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應在1個年度內安排。
如果用人單位不安排年休假,應征得職工本人同意,如果職工不同意,用人單位必須安排年休假。
如果用人單位不安排年休假,職工本人也同意的,用人單位必須向職工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標準是職工日工資的300%,該300%工資報酬不包括職工正常工資。當然職工如書面聲明放棄此300%工資報酬的亦應可以。
用人單位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規定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逾期不改正的,除責令該用人單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外,用人單位還應當按照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的數額向職工加付賠償金;對拒不執行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賠償金行政處理決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二、離職時帶薪年假工資結算
勞動者離職時,如折算后有剩余年休假,用人單位應按照其日工資收入的300%(包括正常工資中已支付的100%,需再另行支付2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職工在離職前已休年休假多于折算應休年休假的天數,法律規定不能扣回。為了避免帶薪年假糾紛,用人單位可以通過放假等方式安排即將離職的員工休滿當年度應休年假。
勞動者每一個工作日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限制,他們扮演整個社會秩序里的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人民的合法權益里國家大力的保障著他們權益,在一定期限內,勞動者是在工作還是在休息,都應該享受最大限度的金錢獎勵。
帶薪年假國家規定有哪些內容
最新勞動法年假規定
國家法定年假的期限為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登記房屋產權手續是怎樣的
2020-12-20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貨車超重出事故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