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任何權利的主張都應該在一定的訴訟時效內進行,因法律對公民某項權利的保護都是有一定的時間限制的,超過了一定的時效,權利則失去了法律的保護。就加班費來說,勞動者主張加班費訴訟時效是幾年呢?要是你不太清楚的話,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主張加班費訴訟時效是幾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二十七條之規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根據本條規定,加班費的主張可以在勞動關系終止后一年內提出,并且可以主張勞動關系存續期間所有的加班費。
許多人都存在這樣一個觀點,就是只能主張近兩年之內的加班費,超過兩年的加班費將被駁回。這是因為民法通則第135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另外,因為勞動者離職后單位保管工資支付憑證的年限為兩年,所以認為最多只能主張兩年。
雖然相關憑證用人單位只保存兩年,但是勞動者仍然可以主張兩年以上的加班費,只要勞動者可以證明存在未支付加班費的事實;但是,如果勞動者證據不充分,需要用人單位予以證明時,可以以勞動者證據不足駁回其主張。
二、應該如何主張加班費?
根據勞動法司法解釋三第九條的規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的,應當就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但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用人單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依據本條的規定,勞動者主張加班費時,根據民事訴訟中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應當由勞動者對加班事實的存在承擔舉證責任。同時,考慮到勞動者的弱勢地位,本條又規定,如果勞動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掌握加班事實存在的證據的話,即使用人單位不提供,也要由用人單位承擔不利后果。
所以,根據本條的規定,勞動者如果要主張加班費,要不需要提供證據證明加班事實的存在,要不需要提供證據證明證據由用人單位掌握,如果無法提供以上兩類證據只有口頭陳述而主張加班費的話,會因為舉證不能而使自己陷入被動,從而導致敗訴。
用人單位如果有安排勞動者加班,那么就應該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來向勞動者支付加班費。如果單位不給加班費,勞動者可通過諸如勞動仲裁等法律的途徑來向單位主張。實踐中,如果您有遇到這樣的問題,您要準備好有關加班的證據資料,然后申請勞動仲裁,主張加班費。此時,如果您的證據不足以證明的所闡述的事實,那么仲裁委員會將很難支持您的訴求。
不定時工作制加班費怎么計算
國家法定節假日加班費、雙休日加班費如何計算
2020年最新法定節假日加班費計算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部督辦案件算不算嚴重
2021-01-22政府違法征地,如何避免低價被動簽約
2021-02-08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具備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人身受到侵權該怎么索賠
2020-11-25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法定假日加班工資按最低工資給合法嗎
2020-11-19交通肇事逃逸后果是什么
2020-12-05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2020-12-09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解除勞動關系引發勞動糾紛
2021-02-27勞動者維權要提供證據嗎
2020-11-15免責條款有效性認定的法律要件有哪些
2021-02-15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能否約定損失賠償條款
2020-11-10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