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溫天氣的不斷持續,堅持在自己崗位的勞動者們需要得到社會的關注。政府對于每年的高溫天氣,也提前出臺了相關的防暑通知,對高溫天氣期間,補貼的標準也有著最低標準。那么在地區差異的各地高溫補助是怎樣的呢。
各地高溫補助標準: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標準發放高溫津貼;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室內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標準發放。(常見高溫工作崗位包括建筑工、無空調的公交車司機、露天環衛工)
發放范圍: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
發放時間:防暑降溫費發放時間由各省市自行制定。例如遼寧省每年6、7、8月3個月向勞動法發放防暑降溫費;例如天津防暑降溫費發放時間為6-9月。
防暑降溫費不能用綠豆湯涼茶等代替
防暑降溫費不是福利,而是工資中的一部分。如果你所在的單位蓄意規避政策不發高溫津貼,或者用綠豆湯、涼茶、冰棍等物品代替高溫津貼,都屬于違法行為。根據相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但企業不能以發放飲料、綠豆等防暑降溫飲料充當高溫補貼。高溫補貼應以現金的形式發放。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因此,企業以現金或實物發放防暑降溫費等都要并入個人應納稅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至于征收比例則歸入工資總額計算。
防暑降溫費不計入最低工資標準
按照國家《最低工資規定》規定,最低工資標準不包含防暑降溫費(下稱高溫津貼)。在沒有明確規定之前,高溫季節加班可暫不將這部分津貼計入加班工資計算基數,但必須按照加班時間折算另行支付高溫津貼。同時,用人單位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用工的,也要依照規定支付高溫津貼。由于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者可以在一個以上的用人單位就業,因此其高溫津貼應按小時折算支付。
此外,凡是工作時間在工作地點因工作原因引起的高溫中暑,都屬于工傷,經認定后,應享受工傷待遇。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中的規定支付費用。
部分省市防暑降溫費發放時間及標準一覽
1、天津:2017年天津市防暑降溫費發放標準為職工上年日平均工資的12%;
2、重慶:5月~9月,當日最高氣溫在37~39.9℃時,高溫補貼額度為每天5~10元,日最高氣溫在40℃(含40℃)以上時,高溫補貼額度為每天10元~20元。
3、上海:企業每年6月至9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季節津貼,標準為每月200元。
4、江蘇:如果企業安排職工在6月、7月、8月、9月這四個月安排職工在33度以上高溫天氣(環境)工作的,要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具體的標準按照江蘇省的規定,是每人每月200元。
5、河南:勞動者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天氣下露天工作,可享受企業發放的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高溫津貼。
6、浙江:高溫作業人員160元/月;非高溫作業工人130元/月;一般工作人員110元/月。發放時間為6月-9月共4個月。
通過上文的閱讀,我們了解到各地高溫補助標準和發放時間有著很大的差別。防暑降溫費的發放形式也必須按照勞動部門的通知,不得以降溫飲料來進行取代。而且降暑費與工資是不能混為一起的,不應被收取稅費。
2020年我國高溫補貼標準是怎樣的
2020年最新各地高溫補貼標準
勞動法高溫補貼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深圳市工傷賠償標準
2021-03-18死緩會被立即執行死刑的情況是什么
2020-12-02外商投資法中的13條稱的特殊經濟區域是什么
2021-03-07反擔保協議
2021-02-10交強險在哪些情況下不理賠
2020-12-29人民法院是否必須執行仲裁裁決
2020-12-18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實習期上高速怎么處罰
2021-02-09勞動爭議仲裁立案需要幾天時間
2020-12-30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效力
2021-01-15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車被縱火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23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