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是勞動者主動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辭退則是有人單位主動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那么辭職和辭退除了以上的不同,還有其他的不同之處嗎?小編將在本文中為您詳細介紹。
1. 辭職和辭退行為主體不同。辭職的行為主體只能是職工個人,辭退的行為主體只能是單位。因此,不管是什么原因導致職工與單位之間行政隸屬關系的解除,只要不是職工主動,就不能構成辭職;不是單位主動,就不能構成辭退。
2. 辭職和辭退和政策支持和政策約束不同。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在賦于(或承認)職工和單位以辭職和辭退的權力這些規定對辭職辭退的作用概括為政策支持和政策約束兩類。所謂政策支持,指的是有關的政策法規對辭職辭退行為的成立給以支持;政策約束指的是有關的政策法規使辭職辭退行為不能成立或對其在立附加條件。
3. 辭職和辭退成立的事由在性質上不同。辭職和辭退雖然都是中性行為,沒有懲處方的含義,但辭職和辭退能夠成立所依據的事由在性質上有明顯的不同。以目前的政策法規來看,辭退成立的法定事由,絕大部分是屬于職工本人有程度不同的違紀行為。辭職卻不是這樣。
4. 辭職和辭退的程序不同。辭職首先要由職工本人提出書面申請,而辭退單位無需向任何人提出申請。根據現行文件中對相關程序的規定,如果單位及有關機構有意拖延,因職工辭職而發生爭議的時間,最長可距職工最初提出辭職申請六個月之久。而因辭退發生爭議的時間,最長也只能是在單位向被辭退職工簽發"辭退證明書" 后15日之內。實際情況中,有極少數單位或辦事人員就是利用這種程序上的不同來達到不正當的目的,阻撓職工的合理辭職。
5. 辭退和辭職涉及的經濟償付不同。做為被辭退者一定時間內的生活保障和其在本單位工作的補償,單位需按有關政策的規定向被辭退職工支付法定數額的辭退費。而辭職職工不需向單位償付任何費用 (培訓費除外)。在培訓費方面,辭職人員需按規定向單位償付自已使用過的培訓費,對于辭退則沒有這方面的規定。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稅收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處罰
2021-03-23為被繼承人提供主要經濟來源算不算盡了主要贍養義務
2021-01-23非法集資是什么意思
2020-12-28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交通事故處理程序有什么流程
2021-01-19公司開空頭發票負責人逃跑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1-13有限合伙人的財產份額可以繼承嗎
2021-02-28商業匯票是怎樣申請的
2020-12-08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實施家庭暴力承擔什么民事責任
2021-01-18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購房還貸有哪些小技巧
2021-01-06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企業污水污染魚塘該賠償嗎
2021-03-12勞動糾紛多久過期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