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務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勞務關系,是指提供勞務的一方為需要的一方以勞動形式提供勞動活動,而需要方支付約定的報酬的社會關系。勞務關系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進行規范和調整,建立和存在勞務關系的當事人之間是否簽訂書面勞務合同,由當事人雙方協商確定。
二、勞務關系的情形
1、用人單位將某項工程發包給某個人員或某幾個人員,或者將某項臨時性或一次性工作交給某個人或某幾個人,雙方訂立勞務合同,形成勞務關系。這類從事勞務的人員,一般是自由職業者,身兼數職,自己通過中介機構存放檔案,繳納保險。
2、用人單位向勞務輸出公司提出所需人員的條件,由勞務輸出公司向用人單位派遣勞務人員,雙方訂立勞務派遣合同,形成較為復雜的勞務關系。具體說,用人單位與勞務輸出公司是一種勞務關系,勞動者與勞務輸出公司是一種勞動關系,而與其所服務的用人單位也是一種勞務關系。這種勞務關系的情形,有人稱之為 “租賃勞動力”。
3、用人單位中的待崗、下崗、內退、停薪留職人員,在外從事一些臨時性有酬工作而與另外的用人單位建立的勞務關系。由于這些人員與原單位勞動關系依然存在,所以與新的用人單位只能簽訂勞務合同,建立勞務關系。
4、已經辦手續的離退休人員,又被用人單位聘用后,雙方簽訂聘用合同。這種聘用關系現已明確確定為勞務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之規定)。
5、一般來講,常年性崗位上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必須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簽訂勞動合同。一次性或臨時性的非常年性工作,或可發包的勞務事項,用人單位可使用勞務人員,并與之簽訂勞務合同。
勞務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合同期限、勞務工作內容及要求、勞務報酬、合同的終止與解除、違約責任、爭議解決的方式、以及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雖然勞務合同的法定形式多樣化,但我以為涉及勞動主體的勞務關系,還是以書面形式簽訂勞務合同為好。用人單位在認清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之后,應特別注意自覺守法,不能將應建立勞動關系的情形,統統改為建立勞務關系,以規避法律,使用廉價勞動力。不過,用人單位采用租賃勞動力的方式,以勞務關系代替勞動關系的情形例外。
勞務關系和雇傭關系有什么區別?
如何分辨勞動法律關系與勞務關系
勞務關系與勞動關系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0-12-28商人‘請’農民搶栽搶種想分征地補償款 法院認定協議無效
2020-12-13老賴拘留15天后怎么辦
2021-03-23交通事故傷殘賠償可否另行訴訟
2021-02-20什么情況下才能收養棄嬰
2020-11-11財產保全后賬戶可以有資金往來嗎
2021-02-27商業銀行是否需要公布上一年度的經營業績
2021-02-09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如何查詢保險撤案了沒
2020-12-26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如何簽訂財產保險合同呢
2021-03-12保險單丟了能理賠嗎
2020-12-03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道德危險 MoralHazard
2020-12-19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06拆遷評估報告怎樣才是合法的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