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現在高級技術人才的緊缺,而且一般來說高級的技術人才都掌握著一個公司的核心技術,所以不少企業為了能夠防止公司的核心技術的泄露,從而在不少高級技術人員入職的時候,都會與之簽訂相關的競業限制協議,那么入職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是否合法?
競業限制是用人單位對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知識產權權利歸屬協議或技術保密協議中約定的競業限制條款,即勞動者在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內不得在生產同類產品、經營同類業務或有其他競爭關系的用人單位任職,也不得自己生產與原單位有競爭關系的同類產品或經營同類業務。限制時間由當事人事先約定,但不得超過二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九十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義務或者競業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我國并沒有規定競業限制協議的具體簽訂時間,具體情況可以由當事人和用人單位協商而定。
不少人覺得在剛入職的時候就簽訂競業限制協議,似乎感覺不是那么的合理,其實入職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是有一定的法律依據的。而且如果高級技術人員由于沒有及時的簽訂相關的競業限制協議,而導致其在得到公司機密之后便辭職,這便可能會使企業遭受損失。
單位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靈活選擇脫密措施或競業限制
什么是商業秘密和競業限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的房子國家怎么征收
2021-03-15船舶碰撞損害賠償如何計算
2020-12-10開車闖黃燈算不算交通違法呢
2021-02-17送外賣的被打誤工費要怎么計算
2021-03-25手機ip地址是隱私嗎
2021-03-18行使代位權時能否適用仲裁協議
2021-01-24專利轉讓變更的流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跟蹤債務人犯法嗎
2020-11-11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代位繼承的取得要求是什么
2020-11-07欠款房咋交易律師為你支招
2021-01-13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欠薪多久屬于自動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26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最高法院出臺司法解釋規范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審理內容是什么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