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條文:
第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益行為,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別程序要求變更監護關系;變更后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解析:
我國在本司法解釋出臺前并無完備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訴訟離婚的法律規定。若配偶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受到其虐待、遺棄或重大加害行為時,勢必會由于救濟措施的缺乏造成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受到傷害。基于此,《婚姻法解釋(三)》特別對此進行了規定,結合其他民事法律及司法解釋便能夠較為系統的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就本司法解釋而言,在處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離婚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主體資格確認必須經過特別程序進行宣告。依照我國《民法通則》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區分的相關規定,成年人中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根據司法實踐經驗,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植物人、腦萎縮、腦癱患者也應當歸類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正確表達自身意志,因此其不得通過民政部門協議離婚而只能訴訟離婚。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離婚訴訟過程中,為避免他人對該行為人的惡意侵害,保障其合法權益并確定監護人職責,故而我國法律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確認作為離婚訴訟的前置特別程序,這也是對其合法權益特別保護的體現。
第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依特別程序進行變更。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根據監護可由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及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等按順序取得。監護人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在離婚訴訟中配偶不可能既擔任原告代理人又擔任被告。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或者單位可在其配偶虐待、遺棄等情況下向法院提起變更監護人的訴訟。同時,本條司法解釋明確規定了配偶之外的其他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提起離婚訴訟的法定依據,即可以經互相協商確定監護人也可以經法院特別程序指定監護人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離婚案件中的法定代理人參加訴訟。
第三、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在提起離婚訴訟的同時可以提出損害賠償。所謂離婚損害賠償,是指夫妻一方因為過錯實施法律規定的違法行為,妨害婚姻家庭關系而導致夫妻雙方離婚的,過錯方應當承擔侵權損害賠償。《婚姻法》第46條第3項和第4項規定實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遺棄家庭成員,可以請求離婚過錯賠償。基于此,作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監護人也可代為提出離婚損害賠償,既可以包括精神損害賠償、人身損害賠償等金錢賠償,也可以包括賠禮道歉、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等其他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付雙倍工資的時效
2021-02-12主犯沒抓到從犯怎么判
2021-03-11拍攝書本放網絡是侵權嗎
2020-12-07對行政賠償數目不服要怎么做
2021-03-07個體戶自己刻章犯法嗎
2021-03-11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贈與股權需要在工商備案嗎
2021-02-17民事案件
2020-12-24管轄小結
2021-02-28訴訟離婚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購買期房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5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有購房合同但是沒有房產證可以保全嗎
2020-12-15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什么情況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1-02-12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