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指的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一般來說,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如果簽訂勞動合同,就說明雙方已經開始建立勞動關系,而雙方的勞動關系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不過現實中并不是只有簽訂了勞動合同才能建立勞動關系,那么,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怎么建立勞動關系?下面由律霸小編為您解答這個問題。
一、怎么建立勞動關系?
首先,勞動關系的建立與雙方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無關,只要用人單位開始用工,則雙方的勞動關系成立。無論雙方是在之前還是之后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的建立只能是開始用工之日。
其次,簽訂了勞動合同,不一定證明雙方已經建立了勞動關系,勞動合同的簽訂只是對雙方勞動關系建立期間的權利義務進行書面約定,最終合同是通過雙方來履行的,如果一方為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造成的結果就是為履行合同的一方承擔違約責任。
最后,建立勞動關系的建立是雙方對勞動合同(包括事實勞動合同)的履行。
二、勞動關系怎么認定?
1、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
2、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條件;
3、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勞動關系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實現這種關系的隸屬性。平等性是由勞動力市場等價交換原則決定的,表現在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或服務,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雙方之間形成的是一種等價有償的關系。但這種平等性只是體現在勞動關系建立的過程中,雙方是否建立勞動關系以及勞動關系的條件、內容可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確定。勞動關系建立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平等關系即告結束,勞動者作為用人單位的職工必須服從用人單位的支配或指揮,必須遵守用人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此時雙方形成了管理與被管理、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兼有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只要雙方有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在法律上就應認定為雙方具有勞動關系,同樣受到法律的保護。在許多勞動糾紛中,有一部分是由于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引起的,所以在求職過程中,求職者如果被用人單位錄用,一定要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以免后續產生麻煩。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股權轉讓價格
2021-01-07涉外結婚證公證必須雙方嗎
2020-11-13商標還在公示期可以轉讓嗎
2020-12-13民事案件法院傳可以不去嗎
2021-02-06婚前協議公證費用
2021-02-16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廠房承租人死亡可以終止合同嗎
2020-11-30通過恐嚇業主承攬工程行為人是否構成犯罪
2021-03-16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實習期獨自駕車上高速發生追尾
2021-03-16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保險合同的條款形式有哪些
2021-02-13死亡險被保險人不認可保險金額,合同有效嗎
2020-12-18公眾責任險的作用有哪些呢
2020-11-17準保戶的開拓步驟
2021-01-20農地承包的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07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原因在哪里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