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養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義務,而男方受欺騙撫養了非親生子女,代替孩子的親生父親履行了法定的撫養義務,男方得知事實真相后,當然有權利追索以前所支付的撫養費。
從男方的角度來看,女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與他人通奸生育子女,對其精神上造成了巨大傷害,故其同時有權要求侵權者賠償精神損失。
楊*新教授認為,這種案件行為人的行為所侵害的,不是人格權,而是身份權,是侵害親權的侵權行為。配偶一方將本沒有親子關系的子女謊稱為有親子關系,使對方不明真相地當作自己的親生子女進行撫養,最終的結果卻是撫養了非親生子女。進行欺騙的一方在主觀上具有故意,使配偶的身份權受到侵害,構成侵害親權的侵權責任。
有觀點認為,這種案件屬于無因管理,因為存在沒有法律的原因而為他人管理事務,這個事務就是撫養他人的子女。但無因管理必須是無“因”而進行管理,事實上欺詐性撫養關系在進行管理的時候,是有“因”的,即在他人的欺詐下,誤將他人的子女當作自己的親生子女撫養,盡管是“誤將”,但也是有“因”;
有觀點認為這種案件屬于不當得利,被撫養人的法定撫養人當然是不當得利,但不當得利不能概括行為的性質,僅僅指出了行為后果的性質。
我們認為,楊*新教授分析的頗為到位,只有認定這種行為的性質屬于欺詐性撫養關系,是一種侵權行為,才能夠正確界定這種行為的性質。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的賠償精神損失與《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的離婚損害賠償是兩碼事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與他人通奸生育子女并不一定構成“與他人婚外同居”的賠償要件,即通奸生育子女與“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不能等同。
而判決女方賠償精神損失的依據應是《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有關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眾籌操作過程中的障礙
2021-01-08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可以代領嗎
2021-03-15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勞動爭議幾年自動終止
2020-12-17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保險理賠申請時要注意四要素
2020-12-07土地承包合同糾紛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解析
2021-03-12只有買賣合同的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款屬于誰
2021-01-15違建拆除的一定沒有補償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