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建設領域,施工單位同農民工不簽署勞動合同的情況時有發生,這對于農民工維權是不利的。按照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建立勞動關系后一個月內簽署勞動合同。如果是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要及時確定。那么事實勞動關系包括幾種?下面我們一起看看小編的這篇文章。
一、事實勞動關系包括幾種?
1、沒有書面合同形式,通過以口頭協議代替書面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2、應簽而未簽訂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后不按規定訂立勞動合同而形成的勞動關系;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以前簽訂過勞動合同,但是勞動合同到期后用人單位同意勞動者繼續在本單位工作卻沒有與其及時續訂勞動合同而形成的事實延續的勞動關系;
4、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勞動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規定了勞動者的權力、義務條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賃合同、兼并合同中規定了職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問題,這就有了作為事實勞動關系存在的依據;
5、勞動合同構成要件或者相關條款缺乏或者違法,事實上成為無效合同,但是雙方依照這一合同規定已經建立的勞動關系。
二、哪些證據可以確定雙方的勞動關系?
1、工資卡、工資存折、工資條或其它工資發放記錄(最好有單位蓋章確認)、職工花名冊;
2、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3、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上崗證”、“外派證”等能夠證明職務職位身份的證件;
4、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5、用人單位的考勤記錄(考勤表、出勤卡等);
6、其他勞動者的證言;
三、確認勞動關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勞動糾紛訴訟時效又有普通時效和特殊時效之分,普通時效為兩年。特殊時效方面,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36條規定情形的,訴訟時效為1年。因涉外貨物買賣合同爭議提起訴訟或仲裁的期限為4年。我國法律所規定的最長訴訟時效為20年。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
超過訴訟時效期間,當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訴訟時效限制。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通過小編的講解,我們知道了事實勞動關系包括幾種。從事實勞動關系認定的角度看,未簽署勞動合同,用口頭協議替代,沒有按照規定簽署勞動合同,企業在勞動合同到期后,繼續使用員工而未續簽的,都屬于事實勞動關系。員工可以憑借工資卡、社保記錄、其它員工證言的證據提出確定勞動關系訴訟。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勞動者能否同時與多個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宅基證改名字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17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特點有哪些
2020-11-18個體戶不得從事哪些活動
2021-01-06股東代表訴訟的條件
2021-03-03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公共場合侮辱他人行為怎么認定處罰
2021-01-03什么是合同解除權
2021-01-13沒有交通事故認定書對事后的賠償有影響嗎
2020-11-18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
2020-11-26經理約談說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30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獨居老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如何理賠
2021-03-07對無過錯車主未投強制險應如何擔責的思考
2020-12-12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保險受益權的權利范圍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