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現在社會上激烈的就業環境,很多人都希望能夠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簽訂好勞動合同,從而確立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只有這樣我們的勞動權益才會得到有效的保障。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具體勞動關系確立的過程中,我們還是會遇到很多相關問題。那么,建立勞動關系的時間是什么?
一、建立勞動關系的時間是什么?
用工之日起確立勞動關系。
二、《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八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三、勞動關系的科學解釋
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事業單位等)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為其成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報酬的勞動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從廣義上講,生活在城市和農村的任何勞動者與任何性質的用人單位之間因從事勞動而結成的社會關系都屬于勞動關系的范疇。從狹義上講,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勞動關系是指依照國家勞動法律法規規范的勞動法律關系,即雙方當事人是被一定的勞動法律規范所規定和確認的權利和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其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的。勞動法律關系的一方(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而另一方(用人單位)則必須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或質量給付其報酬,提供工作條件,并不斷改進勞動者的物質文化。
我們在和用人單位簽訂好合同之后,就會和用人單位形成一種社會經濟關系。這種關系就叫作勞動關系。勞動關系的確立就是對勞動人員權益的保障。所以,在很多勞動人員進行就業的時候,就希望能夠確立好自己和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去世后撫恤金發放有時間規定嗎
2021-01-01棚改拆遷后第二套房是否可享受購房補貼
2020-12-13連鎖加盟的一些陷阱
2021-03-22侵犯公民個人信息被傳喚會放出來嗎
2020-12-14起訴解散公司帳戶資金能保全嗎
2020-11-28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對外承包工程能否對外派遣勞務
2021-01-07經濟補償金離職后發放嗎
2021-03-01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11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車輛全責方沒保險如何賠償
2021-03-08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保險索賠五大訣竅
20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