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署勞動合同后,雙方均不得擅自解除勞動關系,否則需要支付巨額賠償金。職工受傷經治療被認定無法痊愈或者不能再勝任此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關系,但需經濟賠償金,若不是因為工作原因受傷該如何解除患病職工勞動關系?
一、相關法律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勞動部關于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
第六條 企業職工非因工致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終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第七條 企業職工非因工致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準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并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勞動部關于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
二、關于特殊疾病的醫療期問題
“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對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癥、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愈的,經企業和勞動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第二十二條“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停止勞動,在國家規定醫療期內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的約定向勞動者支付病傷假工資。病傷假工資不得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我國現在已經基本上實現了有法可依,對于大多數可能出現的情況,法律法規都有具體的規定。所以在想解除患病職工勞動關系時需要事先查閱想關法律法規,再結合簽署的拉低合同和其他具體情況,做到了解解除關系后自己用過承擔什么責任。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如何收集證據證明勞動關系的存在?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認定醫療事故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4名譽權被侵犯有哪些懲罰
2021-01-09偷圖紙涉侵犯商業秘密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5企業可以以曠工為由開除員工嗎,曠工是否屬于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事由
2021-01-19強迫寫欠條如何取證
2021-01-25交通事故中要做哪些司法鑒定?保險可以賠償多少費用?
2020-12-04非法同居有罪嗎
2021-01-07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實習期算不算正式員工
2020-11-26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發生哪些事故時保險公司可以不賠償
2021-01-05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某保險公司訴梁某一般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3-14家庭財產保險理賠程序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