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其實都享有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但在行使這種權利的時候,必須要在《勞動合同法》等法律的規定內進行。此時單位員工提出辭職的,有的人認為應當經過單位的批準才行。那從法律角度分析的話,員工提出辭職要經過單位批準嗎?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員工提出辭職要經過單位批準嗎?
或許是由于歷史的原因,目前許多企業和員工仍然認為員工辭職要寫辭職申請,要得到單位批準。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現行法律規定得很明確,員工辭職只需提前30天通知企業即可,沒有其他條件。
許多企業認為,如果員工辭職時不辦理工作交接或與企業有未了糾紛而企業又只能放人,則豈不是損害了企業的利益?法律對此的回答是,如果員工辭職時未辦理工作交接或與企業有未了糾紛的,企業可通過仲裁或訴訟等法律途徑主張自己的權利,但不能以此限制員工辭職,二者不能混為一談。
二、員工辭職需辦理什么手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職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留置在原用人單位;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勞動保險、不能辦理出國政審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進一步求學深造和喪失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機會。所以,職工在與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損失方面發生爭議后應當在60天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
《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
《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 、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 、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在員工提出辭職的時候,不管是因為什么原因而辭職,此時其實都是不需要經過單位批準的。但需要注意一個辭職時間的問題,除了是因為受到單位的迫害而及時辭職外,在試用期內需要提前3日通知單位,而要是轉正了的話,那么要求提前30日通知單位。
員工主動辭職可以得到補償嗎
簽訂勞動合同后可以辭職嗎?是否需要賠償公司損失
實習期辭職需要提前幾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空地出租協議怎么寫
2021-01-27農民遇上違法征地,可以拒絕簽字么
2021-03-13房屋相鄰權糾紛與時效有否關系
2020-12-20同居關系是否連帶賠償
2021-03-10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交通違規罰款收取的滯納金會超過本金嗎
2020-11-20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公司破產的清償順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2指定管轄的取證困難
2020-11-12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公款轉賬時間限制嗎
2021-03-02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公司未給員工足額繳納社保會承擔哪些責任
2020-12-16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