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屬于弱勢群體中的一類,在于用人單位確定勞動關系后應立即與其簽署勞動合同,單位拒不簽署的,職工有權解除勞動關系。由于很多朋友不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故而不知道員工入職一個月未簽合同合法嗎。沒有簽署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該如何認定?
一、員工入職一個月未簽合同合法嗎?
《勞動合同法》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二、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考慮到我國目前的勞動就業狀況,我國勞動立法承認并保護事實勞動關系。《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條規定“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并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也作出類似解釋。這是我國目前關于事實勞動關系的規定。但由于這些規定還是非常抽象,我們很難對事實勞動關系做出明確具體的判斷。
一般來說,作為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兩方面。從實質要件而言,首先是勞動者已經提供勞動行為;其次是勞動者已經成為用人單位成員,如用人單位提供報酬、福利待遇;第三是勞動者已納人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體系,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從屬關系;最后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對此存在默認意思表示。從形式要件來說,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并沒有簽訂合同。因此,從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角度出發,若沒有書面勞動合同,只要具備作為事實勞動關系的實質要件,如勞動者已成為用人單位成員,形成較為穩定的關系,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定期支付報酬,勞動者享受用人單位的福利待遇,就應該認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
由于我國現行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在職工入職一個月之內簽署勞動合同,沒有簽署的,第二個月起用人單位需要支付雙倍的勞動報酬。對于沒有簽署勞動合同,又存在勞動關系的現象稱為事實勞動關系。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法律援助的流程
2020-12-10國際商事仲裁協議獨立性的理解與適用
2020-12-09工商部門的行政處罰處理要多長時間
2020-12-29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不給探視權有什么后果
2021-01-30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參照標準
2021-02-22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房產確權訴訟要所有繼承人嗎
2021-01-28個人互換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0-11-28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保險人未明確說明的免責條款是否無效
2020-11-20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購買車險后還需注意哪些細節
2021-02-17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021-02-27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概念簡析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