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屬于弱勢群體中的一類,在于用人單位確定勞動關系后應立即與其簽署勞動合同,單位拒不簽署的,職工有權解除勞動關系。由于很多朋友不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故而不知道員工入職一個月未簽合同合法嗎。沒有簽署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該如何認定?
一、員工入職一個月未簽合同合法嗎?
《勞動合同法》第七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
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二、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考慮到我國目前的勞動就業狀況,我國勞動立法承認并保護事實勞動關系。《關于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條規定“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并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也作出類似解釋。這是我國目前關于事實勞動關系的規定。但由于這些規定還是非常抽象,我們很難對事實勞動關系做出明確具體的判斷。
一般來說,作為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兩方面。從實質要件而言,首先是勞動者已經提供勞動行為;其次是勞動者已經成為用人單位成員,如用人單位提供報酬、福利待遇;第三是勞動者已納人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體系,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存在從屬關系;最后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對此存在默認意思表示。從形式要件來說,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并沒有簽訂合同。因此,從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角度出發,若沒有書面勞動合同,只要具備作為事實勞動關系的實質要件,如勞動者已成為用人單位成員,形成較為穩定的關系,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定期支付報酬,勞動者享受用人單位的福利待遇,就應該認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
由于我國現行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在職工入職一個月之內簽署勞動合同,沒有簽署的,第二個月起用人單位需要支付雙倍的勞動報酬。對于沒有簽署勞動合同,又存在勞動關系的現象稱為事實勞動關系。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20所有權人是否有權向留置權人取回質物
2020-11-20交通事故同等責任賠償
2021-02-17個人獨資股權贈與如何辦理
2021-03-09仲裁員在仲裁過程中應該做什么
2021-03-10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義務是什么
2020-12-22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人身保險合同理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1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保險公司會倒閉嗎
2020-12-08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殘廢
2021-02-17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文本啟用
2021-03-23土地流轉農民入股合同怎么寫
2020-11-20農村房屋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一樣,差在哪里
2021-03-20物流公司拆遷補償辦法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