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的我們的很多行為已然構成了間接納稅。對于個人來說,只有收入達到一定的標準才會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是我們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所以了解解除勞動關系補償金扣個稅嗎、以及如何繳納是十分有必要的。律霸小編整理了下列相關信息,現在就來一起了解下吧。
一、什么是個稅?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既包括居民納稅義務人,也包括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居民納稅義務人負有完全納稅的義務,必須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全部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而非居民納稅義務人僅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2011年9月1日起,中國內地個稅免征額調至3500元。
二、解除勞動關系的補償金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退職費、安置費等所得要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即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允許在一定期限內進行平均。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個人在解除勞動合同后又再次任職、受雇的,對個人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不再與再次任職、受雇的工資、薪金所得合并計算補繳個人所得稅。
若其獲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超過上一年度的職工的平均收入的三倍,則是需要繳納個稅的。由此可以看出,一般來來說,解除勞動合同是不需要繳納個稅的。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范本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處理孩子撫養義務和探視權的關系
2021-03-12合同履行中有爭議可不可以中止
2021-01-29辨認筆錄屬于什么證據
2021-02-06學生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29老工傷人員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8公司能扣員工多少工資,能全扣嗎
2021-03-16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公司股權結構的種類如何規定
2021-02-28公司被收購原資產如何處理
2020-12-06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新《商標法》幾大亮點
2021-02-14財務糾紛擔保連帶責任
2021-03-01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夫妻一方離家出走的離婚程序
2020-12-01協議離婚一定要在領結婚證的地方嗎
2021-02-06被投保人戶籍注銷合同是否終止
2020-12-09合同是怎樣變更性質的
2021-01-13勞動關系轉移通知
2020-12-10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