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小靜(化名)與小濤(化名)登記結婚,不久,小靜父親從銀行取出10萬元交給女兒,稱這是自己給女兒的陪嫁,讓小兩口拿該錢買車。然而,小靜執意不要,在買車當天,小靜為其父就10萬元購車款出具了欠條,當時丈夫小濤并不在場,對妻子給岳父打欠條的行為毫不知情,后汽車登記在小濤名下。半年后,小濤以與妻子感情不和為由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在該起離婚案件審理過程中,小靜父親將女兒和女婿一同訴至法院,要求兩被告償還自己10萬元購車款。
【分歧】
給女兒結婚準備的嫁妝款,在女兒離婚訴訟期間能否要回?針對原告與兩被告之間的法律關系,存在兩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原告與兩被告是民間借貸關系。登記結婚后不久,原告將10萬元交付給女兒,且女兒為父親出具欠條一份,該筆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由兩被告共同償還。
第二種觀點認為,原告與兩被告之間是贈與關系。原告明確表示其出資購買的轎車系為兩被告結婚準備的陪嫁,從實質上講,轎車應認定為父母對夫妻雙方的贈與。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第一,民間借貸關系是公民之間、公民與非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借貸關系。借貸關系的成立除了雙方當事人之間存在借貸的合意外,還要有出借人實際交付借款的行為。本案中,原告取出10萬元,是為其女結婚購買轎車準備的嫁妝款。雖女兒為父親出具欠條,但該欠條出具時被告小濤并不在場,該欠條并非建立在借貸關系的基礎上,原、被告之間不存在借貸合意。因此,原、被告之間沒有形成民間借貸關系。
第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的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轎車購買于兩被告辦理結婚登記之后,且原告明確表示轎車作為女兒結婚的陪嫁,并將車輛登記于女婿名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由此可見,該轎車是原告對夫妻雙方的贈與,系夫妻共同財產。因此,原告與兩被告之間是贈與關系。
綜上,法院最終判決駁回原告要求兩被告返還購車款10萬元的訴訟請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因環保禁養關停魚塘有補償嗎
2020-11-30父母有一處宅基地還可申請一處嗎
2020-12-25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都有哪些特點呢
2021-03-02老師打學生致殘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
2021-03-10消費者投訴方法是什么
2021-01-10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車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01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保險公司定損和修車廠不一樣怎么辦
2021-01-25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如何解決投保容易理賠難的問題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