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成為離婚案件爭奪焦點
案例1:與劉女士結婚后,楊-先生把在老家的幾套房子賣了,在寶安全資購買房產一套,按揭購買房產一套,并用婚前存款與向自己母親的借款進行還貸。婚后數年,雙方出現感情危機,決定離婚。劉女士希望分得一套房產,并獲得孩子的撫養權。楊-先生則認為劉女士無權分走房產,并且也希望獲得孩子的撫養權。雙方爭執不下鬧上法庭,最終法院判決,房產均歸楊-先生所有,孩子撫養權則歸劉女士所有,楊-先生每月需支付2000元撫養費。
律師點評:即使是婚后買的房也不一定就是夫妻共同財產。如果像本案中的楊-先生一樣,房產由個人婚前財產全資或按揭購買,且沒有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離婚時該房產應歸楊-先生一方所有,不需要進行分割。
案例2:肖女士與李先生已經結婚二十余年,在婚后沒多久,肖女士就拿出自己的財產資助丈夫開辦工廠,工廠出現虧損時,肖女士也多次向家人借錢助工廠渡過難關。
肖女士沒想到,丈夫居然出軌,還為“小三”買了房子,而“小三”也已經生下了他們的孩子。肖女士希望能拿回房子,然而房子寫的是“小三”的名字,訴至法院后,肖女士敗訴了。
律師點評:婚姻存續期間,一方為第三人購買房屋,另一方希望拿回房屋的,必須證明是由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該房屋,而在實踐中,要證明這一點非常困難。因此建議所有夫妻,不能盲目信任對方,至少應了解夫妻共同財產的流向。
婚內出軌、轉移夫妻共同財產者離婚時會少分財產
面對婚內出軌或轉移夫妻共同財產這樣的行為,與認為當事人應當“凈身出戶”的樸素情感不同。根據法律的規定,當事人只會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少分,“甚至在實踐中,最多就是四六分,三七分都很少見。”羅*躍說。
除了財產分割時會少分,過錯方還可能面臨損害賠償。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如果出現重婚的,配偶與他人同居的,實施家庭暴力的,虐待家庭成員的,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等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然而司法實踐中,法院一般是根據損害情節、子女的權益及雙方的經濟狀況進行判決,判一方賠償另一方數額十分有限,“精神損害賠償最多不超過10萬元。”
據羅*躍介紹,實踐中很多人是離婚后另一方才發現對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等行為,這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雙方的共同財產。當事人可以申請查詢離婚前一段時間(半年內)的夫妻共同財產的狀況,如果確認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夫妻共同財產,企圖在離婚時侵占另一方財產的行為,另一方可以主張對方少分或不分。已經分割的,可以進行追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關系解除后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
2021-03-15法律顧問處理客戶糾紛的方法
2020-12-03對廣播電視組織權的限制有哪些呢?
2021-02-22申請注冊三維標志商標有哪些限制條件
2021-03-05是否能索要以往的贍養費
2021-01-17小區內晚上修路可以投訴嗎
2021-01-23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
2021-03-16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2021-02-12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