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初次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由于缺乏一定的法律知識,在工作當中,經常會吃啞巴虧。所以說,在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后,一定要及時的簽訂勞動合同。我國對于勞動合同的簽訂時間雖然有所限制,但是勞動關系時間的確定,和合同簽訂的時間是不沖突的,對于在我國什么時候勞動關系成立的問題,以下是詳細的介紹。
一、在我國什么時候勞動關系成立?
用工之日起確立勞動關系。
二、《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八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第九條: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三、勞動關系的科學解釋
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事業單位等)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為其成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報酬的勞動而產生的權利 義務關系。
從廣義上講,生活在城市和農村的任何勞動者與任何性質的用人單位之間因從事勞動而結成的社會關系都屬于勞動關系的范疇。從狹義上講,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勞動關系是指依照國家勞動法律法規 規范的勞動法律關系,即雙方當事人是被一定的勞動法律規范所規定和確認的權利和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其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的。勞動法律關系的一方(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而另一方(用人單位)則必須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或質量給付其報酬,提供工作條件,并不斷改進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
一般來說,在上班的第一天就成立了勞動關系。成立勞動關系以后,用人單位就應該像自己發放工資,合同的簽訂可在一個月之內進行簽訂。對于我國生活中常可以用到的法規,大家一定要有所了解,不要在社會中,自己吃虧上當了還不知道該怎么維護自己的權益。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材料買賣是否需要簽合同才能生效
2021-03-19不服征地拆遷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3發生人事爭議如何解決
2020-11-18工傷申報超過30天怎么辦
2021-01-04工傷一年多沒申請怎么處理
2020-12-17涉外離婚中的財產和撫養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8法院能否強制執行共有房產中其中一個共有人的份額
2021-01-18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律師調解婚姻糾紛應遵守哪些原則
2021-03-10央行下發通知2016年4月1日起網銀轉賬將免費
2021-03-22反擔保合同的效力與實現條件
2020-12-09顧客在超市摔倒的責任誰負
2020-12-28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定期和終身壽險有什么區別
2020-11-14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搶救傷者非醫保用藥費用商業險公司是否應予理賠
2021-03-11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保單受益人變更注意事項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