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上海市房管局明確表示“非滬籍補繳社保不得購房,非滬籍單身不得購房。”收緊的限購政策逐步發酵,申城部分區域近半數客戶購房受阻。
2013年3月1日,新“國五條”出臺。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貸款利率、20%個稅等政策,“鬧得”大家人心惶惶,各大城市的房產交易中心、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成了人潮最洶涌的地方。
在“非滬籍”雙限政策出臺后,就有網友預測,申城將上演一波“結婚潮”,這并非諧謔之言。
一家房產中介公司聲稱,如果是非滬籍單身人士,中介可以聯絡專門的“黃牛”來進行“包裝”,但需另外支付近萬元的“假結婚”包裝費。中介人員所謂的包裝,就是將購房者包裝成在上海工作的已婚人士。
“國五條”一經出臺,網上便瘋傳可以通過“假離婚”來避稅。“第一步,上家離婚,準備出售的房產歸于上家男;第二步,下家離婚,房產歸于下家男(如果有房產的話);第三步,上家男和下家女結婚,房產共有;第四步,上家男和下家女離婚,房產歸下家女;第五步,各自復婚!”
2010年,李*媽名下的房產即將動遷,可是女兒仍待字閨中,男朋友也沒有。李*媽聽說如果女兒結婚的話,可以多分得一套兩居室,不由動了心。李*媽多方托人打聽,煞費苦心為女兒物色人選進行“假結婚”,好不容易找到了親戚家的鄰居楊先生。年近40的楊先生一直單身低保,聽說有兩萬元的“好處費”,便點頭答應了。為趕上這趟“拆遷順風車”,倆人火速結婚,并將楊先生的戶口簽到了李*媽的房子里。李*媽也如愿以償,為女兒爭取到了一套小房子。不料,當女兒準備離婚的時候,楊先生提出了額外的要求:“拆遷分得的房產我也有份的,不給我,我就不離婚。”李-家母女的“如意算盤”徹底被打亂了,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在和楊先生多次協商離婚事宜無果后,李小姐無奈之下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李小姐認為這只是一筆交易,楊先生不肯離婚,是違約。李小姐不但要求法院依法判決離婚,而且還要追究楊先生的違約責任,這一想法令立案法官哭笑不得。
表面來看,李小姐說的是事實,然而“假結婚”只是停留在李小姐母女自己心中。在法律上,李小姐和楊先生是受法律保護的真夫妻。除非李小姐有證據證明夫妻感情完全破裂,否則法院不會判決離婚,更不可能認定雙方是“假結婚”。在程序上,即使法院受理了李小姐的離婚案件,被告楊先生也有可能下落不明“玩失蹤”,連接收傳票的地址都沒有,法院只能進行公告送達。公告一次60天,年近30歲的李小姐實在是拖不起。
最終,為了盡快離婚,李小姐只能選擇讓步,和楊先生私下達成協議,額外支付楊先生一筆不菲的補償款,由法院調解離婚。李小姐雖然恢復了單身,但這段婚史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自房屋限購令出臺以來,各地民政局離婚登記處門庭若市,夫妻倆開開心心、手牽手辦理“政策性離婚”的不在少數。有些夫妻在辦理離婚時甚至直接表示,離婚就是為了賣房能少交稅或者規避限購政策。
網上的避稅高招:“將打算賣出的房產歸到夫妻一方名下,然后夫妻離婚,擁有該套房產的一方以家庭唯一住房出售(還需滿5年才能避稅),賣掉后雙方復婚。”
婚姻律師認為:為了購房等目的辦理所謂的“假離婚”,法律風險很大。如果有人趁購房之際假戲真做或出爾反爾,就會使得放棄房產的一方一無所有。
比如A先生和B女士是夫妻,原來有三套共有房產。“假離婚”時,雙方在離婚協議書上約定:兩套房屋歸A先生所有,即將出售的一套房產歸B女士所有。如果A先生假戲真做或者和B女士出現感情問題,雙方未能復婚,就會導致B女士人財兩空。
另外,離婚后再復婚就保險了嗎?非也。同樣是A先生和B女士,從法律上講,對于第二次婚姻來說,這兩套房屬于A先生的婚前財產,已經與B女士無關了,A先生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隨意處置。再來說說B女士,離婚后B女士購買了新房,這個房子就屬于B女士的個人財產。即使購房款是B女士與A先生的共同財產,新房子的所有權也與A先生無關。兩人復婚的話,新房作為婚前財產仍然是B女士的個人財產。這樣,本來共同創造的財富,在法律上已經各不相干了。
隨著限購政策的不斷升級,婚姻律師經常會被問到,為了購房“假結婚”產生的糾紛如何處理的問題。所謂的“假結婚”是指,男女雙方通過辦理合法的婚姻登記手續,產生了法律上的夫妻關系,只不過這種婚姻的雙方并非以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僅僅是為了獲得某種經濟上的利益,如為規避限購政策、多分拆遷房等等。
假意結婚本身不會觸犯法律,但是容易引發糾紛。
一、“真結婚”與“假結婚”,兩者很難界定
一旦發生糾紛,雙方是情投意合“真結婚”,還是為了利益“假結婚”,法院在處理時肯定會有一定的區別。但是問題是到底孰真孰假,有時很難去判斷,總不能說凡是婚后馬上買房的就是“假結婚”吧。如果判斷不清楚,法院在處理類似糾紛時就只能是按照“真結婚”來處理。
二、房產分割風險
為購房而“假結婚”,購房行為必然發生在結婚登記之后。購房后,如果要離婚,該房屋應該如何處理,就是一個難題。
如果雙方事前沒有約定,那么這很容易被認定為夫妻共有財產,離婚時雙方都有權分割。不過即便有約定,不同的約定也會有不同的風險。法律允許夫妻雙方對共有財產進行約定,也就是說,雙方結婚時約定房屋歸一方所有的約定是有效的。但如果協議約定不嚴謹、不規范,也容易造成無效。比如有人約定:如果雙方離婚的,房屋歸一方所有。如果最終雙方沒有協議離婚,而是訴訟離婚,這個約定就會被法院認定為無效。
根據婚姻法及相關法律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一般均屬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原則上應平均分割。除了“假結婚”后購買的房產外,如“假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法定繼承他人遺產的,這些遺產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此外,在婚后,如“假夫妻”一方過世的,則其配偶也可繼承其遺產。
三、結婚容易,離婚難
離婚有兩種方式,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協議離婚須由雙方協商一致,但屆時一方出于某種原因不愿離婚,只能訴訟離婚。訴訟離婚的,要到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訴,被告所在地不在當地的,訴訟起來就比較波折,人找不到還要公告,找到了不同意離婚的,第一次訴訟不一定能判決離婚,只能等判決生效后六個月再次起訴,這些都增加了離婚的難度。
一、情感風險——離婚容易復婚難
為了拆遷,為了購房等原因,夫妻雙方協商一致,等拆遷結束或是購房完畢,再去復婚。但是拆遷或是購房都可能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則三五個月,長則一兩年。沒有法律保障的婚姻,風險極大。婚姻家庭律師網已經多次遇到遭遇“假離婚”的當事人,女方因輕信男方拆遷謊言,辦理了“假離婚”。之后才發現是男方早有外遇,女方悔之晚矣。“假離婚”只是當事人的一廂情愿,法律開不得半點兒玩笑。
二、經濟損失——草率協議訴訟難
當事人在“假離婚”時,往往離婚協議內容草率,既不羅列全部夫妻財產,也不合理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常常是財產歸于一方所有,另一方凈身出戶。然而,法律上不存在“假離婚”這一概念,一旦辦理離婚登記手續,雙方簽字的離婚協議就是合法有效的,無論今后是否可以順利復婚,都嚴重損害了凈身出戶一方的合法權益。情況一:如果雙方可以順利復婚,一方在離婚協議中分得的財產仍是其個人財產,不會因為復婚就轉化為復婚后的夫妻共同財產;情況二:如果不能順利復婚,那么凈身出戶就在眼前。
此外,沒有合法登記的“真夫妻”,彼此不再互有法定繼承權。如一方突發意外過世,另一方將無權繼承遺產。離婚后,一方因父母過世而法定繼承的遺產,也將屬于其個人財產,而不是夫妻共同財產。
總而言之,法律上不存在所謂的“假離婚”,離了就是離了。
“假結婚”、“假離婚”貌似占了便宜,但實則不確定因素較多,法律風險較大。法律來不得半點兒戲,一旦結婚即是合法夫妻,一旦離婚就不受法律保護。婚姻家庭律師網在此要奉勸大家要審慎而行,事前咨詢專業婚姻律師,明晰潛在風險,防止因小失大,避免不要的法律糾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人騙婚可以撤銷婚姻嗎
2021-03-03股權轉讓怎么合法轉讓
2021-03-03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輕微交通事故處理的步驟是什么
2021-01-14房子保全解封需要多久
2021-01-19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公租房申請書如何寫
2021-03-17閑置2年房產能抵押嗎
2020-11-21無故終止合同責任怎么賠償
2021-01-15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違反醫療服務合同如何賠償
2021-03-02集資房再上市要滿足五年嗎
2020-12-31調薪未簽訂勞動合同變更怎么處理
2021-01-06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