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社會,很多剛剛從校園走出來的大學生對于入職的相關問題并不是很了解,因此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存在著很多人雖然進入單位并且工作了,但是卻沒有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那么這個時候很多人困惑是否構成事實勞動關系,那么,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如何確定事實勞動關系?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一、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如何確定事實勞動關系?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近一個時期,一些地方反映部分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時因雙方勞動關系難以確定,致使勞動者合法權益難以維護,對勞動關系的和諧穩定帶來不利影響。為規范用人單位用工行為,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現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確立勞動關系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于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
用人單位未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認定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時可參照下列憑證:
(一)工資支付憑證或記錄(職工工資發放花名冊)、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記錄;
(二)用人單位向勞動者發放的"工作證"、"服務證"等能夠證明身份的證件;
(三)勞動者填寫的用人單位招工招聘"登記表"、"報名表"等招用記錄;
(四)考勤記錄;
(五)其他勞動者的證言等。
其中,(一)、(三)、(四)項的有關憑證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符合第一條規定的情形的,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補簽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期限由雙方協商確定。
協商不一致的,任何一方均可提出終止勞動關系,但對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條件的勞動者,如果勞動者提出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訂立。
用人單位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建筑施工、礦山企業等用人單位將工程(業務)或經營權發包給不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組織或自然人,對該組織或自然人招用的勞動者,由具備用工主體資格的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引發爭議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二、事實勞動關系
事實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沒有訂立書面合同,但雙方實際履行了勞動權利義務而形成的勞動關系。其特征是:勞動者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單位的勞動紀律,獲得用人單位支付的勞動報酬,受到用人單位的勞動保護等。由于歷史遺留原因以及用工制度不規范的原因,在實踐當中,不少單位存在建立勞動關系不簽訂書面合同的問題。
《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據此,在勞動合同法情況下,事實勞動關系存續的,會帶來兩個后果,一是雙倍支付工資;二是視為訂立了無固定期限合同。那么,用人單位該如何依法處理目前的事實勞動關系,以避免新法實施后的風險呢?
1、及時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對于現有的事實勞動關系,盡量在2007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勞動合同訂立工作。這樣做對單位將產生四個方面的利處:一、2007年12月31日之前簽訂的勞動合同,其訂立依據可以繼續適用《勞動法》。《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相比,對企業的限制還比較少,如果是新法施行后訂立勞動合同,必須按照《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來制定合同內容;2、勞動合同可以繼續約定違約金。《勞動合同法》第97條規定:本法施行前已經依法訂立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繼續履行。由于在《勞動法》調整下可以約定違約金,因此相關條款在《勞動合同法》實施后仍然具有約束力;三、可以不計算勞動合同訂立次數。《勞動合同法》關于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所需要的勞動合同次數,是自新法施行后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開始起算的;四、經濟補償金年限可能減少。《勞動合同法》第97條規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比如合同終止問題,在目前的法律規定下,很多地方是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因此,今年12月31日前簽訂,期滿就終止的,補償金年可以不連續計算。
2、對不愿訂立勞動合同的員工,要立即發出《勞動合同限期簽訂通知書》。實踐中,多數的事實勞動關系是因為用人單位不愿訂立或疏虞訂立所導致的。但是,還有一些事實勞動關系是因為員工不愿訂立勞動合同的結果。對于不愿訂立勞動合同的職工,單位應當立即向其發出《勞動合同限期簽訂通知書》,規定其必須在一定的期限內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否則,單位將有權終止雙方的勞動關系。
如果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并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但是事實上勞動者確實在用人單位進行了工作,是有可能構成事實勞動關系的,比如說可以以工資單據以及考勤記錄等。如果大家對于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太懂的地方,小編建議最好在當地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勞動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試用期的意義與目的是什么,勞動法規定試用期多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出現死亡是否構成醫療事故
2021-01-19行政處罰辦結后多長時間立卷
2020-12-15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網絡名譽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1-02-20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轉繼承不受次數限制嗎
2021-02-03實習期完還有試用期合法嗎
2021-02-04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保險條款應當合理解釋
2021-03-22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保險公司先行墊付流程
2021-01-31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保險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
2020-12-24契約撤銷權 PolicyCancellationRight
2020-12-26什么人能繼承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1-03開放商有權利進行商業拆遷嗎
2021-01-14對拆遷安置權益有異議怎么辦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