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在工作過程中受到工傷,如果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對職工個人今后的工作或重新就業都會造成巨大影響,有些不良經營者甚至還威脅受到工傷的職工必須解除勞動關系,否則就不給予其工傷補償,那么,不解決勞動關系能不能工傷理賠呢?
1.達到傷殘等級的,離職與否關系著是否可以領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不解除勞動關系的只有一次性工傷傷殘補助金,解除勞動關系的還有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就業補助金。
2.工傷的賠償標準是依據《工傷保險條例》以及各地市出臺貫徹實施《工傷保險條例》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確定的。
3.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如受傷被認定為工傷,可享受如下工傷待遇:
(1)醫藥費由用人單位全額墊付;
(2)停工留薪期內(工傷治療、康復期間)工資按原待遇發放;
(3)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單位負責;
(4)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按由工傷職工所在地標準發放;
(5)如經勞動能力鑒定為1-10級傷殘的,還可以享受傷殘津貼(1-6級傷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5-10級傷殘解除合同后領取)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5-10級傷殘解除合同后領?。┑却?。
4. 工傷導致喪失勞動能力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關系,無論勞動合同期限是否已經到期。職工患職業病期間,用人單位同樣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無論勞動合同期限是否屆滿。如果勞動者不能實際參加勞動,依法享受相應福利待遇而非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
5、如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還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之規定,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解除合同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以上就是工傷補償與勞動關系解除的相關說明,總之,相關法規對受到工傷的勞動者給予了相應的保護,例如工傷賠償、工傷待遇,以及工傷期間勞動關系的存續等,那么,不解決勞動關系能不能工傷理賠呢,答案是肯定的,是否解除勞動關系的區別在與工傷理賠的種類和金額大小不同。
2020最新工傷鑒定標準
工傷傷殘鑒定期限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欠債會追究法定代表人嗎
2020-12-17拆遷安置房和商品房的區別
2020-12-01侵權糾紛中律師的作用和重要性是什么
2020-11-23配音屬于表演者權嗎
2020-11-19傷殘鑒定必備手續是什么
2021-01-28房產拍賣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女人出軌男人打死不離婚,女方如何起訴離婚
2021-02-19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入職要提供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0-12-27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04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試用期隨意辭職要賠償用人單位嗎
2020-11-16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車沒保險被追尾了怎么賠償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