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關系的建立與雙方是否簽訂勞動合同無關,只要用人單位開始用工,則雙方的勞動關系成立。無論雙方是在之前還是之后簽訂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的建立只能是開始用工之日。那么,勞動者怎樣證明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呢,如果用人單位解除事實勞動關系是否要補償?請看詳細內容。
一、怎樣證明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
在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下,勞動者要想證明存在勞動關系可以采用下面幾個證據:
1、社會保險記錄
社會保險繳費記錄是證明存在勞動關系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2、工資發放記錄
如蓋章的工資條,工資卡的銀行記錄。
3、胸卡、門禁卡
4、房貸收入,繳稅證明
可以以買房買車貸款為由讓公司開據收入證明。
5、考勤卡
最好原件,且有公司的公章之類的。
6、代表公司簽署的商業合同,文件,以及授權書等
最好有原件。
二、解除事實勞動關系是否要補償
2001年11月26日施行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對事實勞動關系解除是否應該支付經濟補償金問題的復函》中規定,“勞動合同期滿后,勞動者仍在原用人單位工作,用人單位未表示異議的,勞動者和原用人單位之間存在的是一種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而不等于雙方按照原勞動合同約定的期限續簽了一個新的勞動合同。一方提出終止勞動關系的,應認定為終止事實上的勞動關系”。
上述規定明確事實勞動關系可以依法解除,但沒有規定如果用人單位終止或解除事實勞動關系是否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對此,法律上并未有十分明確的規定。只有《勞動部辦公廳關于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要求經濟補償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6]181號)中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后,用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并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勞動者因要求經濟補償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如果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予受理,并依據《勞動法》第九十八條、《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和《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勞部發〔1995〕223號)的有關規定處理”。從這條理解,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單位應當支付終止或解除事實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
用人單位不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情形很常見,勞動者一定要在工作中保存好證據,才能證明雙方存在勞動關系,才能在發生糾紛時,為自己爭取權益。至于怎樣證明事實勞動關系的存在,律霸小編已經在上文中做出了解答,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怎樣證明員工與用人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實習生與企業之間屬于勞動關系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五保戶的監護人是誰
2021-03-09車子做了抵押貸款還能再次貸款嗎
2020-11-15擔保合同沒有寫時間怎么辦
2021-03-09如何委托律師代理訴訟或仲裁
2021-01-05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解除勞動合同后醫保多久失效
2021-01-05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保險公司財產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7保險代理人的資格條件有哪些
2021-01-20車撞人保險沒賠付需墊付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