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裁員補償金如何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三)規定:“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根據以上規定,個別裁員的經濟補償計算方式為等同于規模裁減人員為:一個月提前通知金加工作年限乘月平均工資,其中月平均工資和工作年限均有上限。
二、用人單位裁員需要注意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七條規定: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這里的“報告‘僅指說明,無批準的含義。”優先錄用“指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用人單位進行經濟性裁員的法定條件有兩個,只要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即可以實行經濟性裁員:
1、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 “法定整頓期間”指的是企業為了恢復清償債務的能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和《民事訴訟法》的破產程序進行債務調整和企業整理的一種再建型破產制度。如企業經營不善,難以清償到期債務,就可能被債權人申請破產。如企業只是遇到暫時的困難,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就可以恢復清償能力,則企業可以和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并由法院宣布進入整頓期。在我國整頓由被申請破產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并負責主持。如整頓期限結束,企業仍不能清償債務,則由法院宣告企業破產。“進入法定整頓期間”說明企業經營十分困難。
2、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可以裁員。
裁員是集中的辭退員工,所以某些與個別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不在適用。同時由于裁員往往牽涉面較大,因此在程序上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
用人單位裁員后,勞動合同解除后,用人單位對符合規定的勞動者應支付經濟補償金。不能因勞動者領取了失業救濟金而拒付或克扣經濟補償金,失業保險機構也不得以勞動者領取了經濟補償金為由,停發或減發失業救濟金。另外對于公司裁員的對象,也不是說可以隨心所欲的想裁減誰就可以的,在這方面法律上也是有嚴格的要求。
公司裁員通知書范本
企業經濟性裁員流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偵查羈押期限最長為幾個月
2020-12-13公產房到底可不可以出售,要看具體情況
2021-02-21政府采購合同適用合同法嗎
2020-12-07房屋租賃協議中的押金
2021-01-26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稅收違法行為三種行政處罰
2020-12-03不安抗辯權什么時候行使
2021-01-16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二手房已過戶能否按揭
2021-01-24最新(2008)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19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工費必須繳納嗎
2021-02-132020年被隔離算工資嗎
2021-01-09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