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議保留勞動關系依據是什么?
1、《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1)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2)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2、如果用人單位不能安排工作崗位,而職工又愿意到其它單位工作并繼續與原單位保留勞動關系的,可以變更勞動關系的相關內容;不愿意回單位繼續工作的,原單位可以與其解除勞動關系。
二、如何區分勞動關系和勞務關系?
勞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就勞務的提供與報酬的給付所達成的協議,遵循意思自治、合同自由和等價有償的原則,雇主與雇員之間形成的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勞務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應適用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規定。
區分:
1、主體不同,勞動關系一方是符合勞動年齡并具有與履行勞動合同義務相適應能力的自然人,另一方是符合勞動法所規定條件的用人單位;而勞務關系不限于自然人與用人單位之間,還可以是單位之間,自然人之間,并且可能是兩個主體以上。
2、關系不同,勞動關系中形成的是管理與被管理、監督與被監督、指揮與被指揮的隸屬關系;勞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依據雙方約定所形成的一種財產關系,不存在人身的隸屬性。
3、關系的穩定性不同,勞動關系比較穩定,反映的是一種持續的生產資料、勞動者、勞動對象之間的結合關系;而勞務關系中多為一次性或臨時性的工作,一般以完成特定工作為目的。
4、待遇不同。勞動關系中勞動者除了定期得到勞動報酬外還享有勞動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各項待遇,如社會保險待遇等,而勞務關系一般只涉及勞動報酬問題,勞動報酬都是一次性或分期支付,而無社會保險等其他待遇。
綜上所述,我國工傷保險條例明確規定,職工被評上一級到四級工傷的,可以退出現工作崗位,和單位保留勞動關系,這是協議保留勞動關系的法律依據。職工保留勞動關系期間,單位應該按照基本工資支付薪酬,并且支付工傷保險待遇,包括傷殘津貼及傷殘金等。
原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是怎樣的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怎樣解除勞動關系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的減刑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03行政機關扣押貨物不開清單該怎么辦
2020-11-24申請再審,律師費是否另算
2021-01-09輕微傷鑒定標準流程有哪些
2021-02-14公司監事可以隨便設立嗎
2021-02-01離婚協議中約定一方不負擔撫養費,離婚后子女能否起訴要求支付撫養費
2021-01-30贍養費能訴前提前支付嗎
2021-02-28維持原判是一審生效還是二審生效
2021-03-26工傷經復查鑒定傷殘等級提高的哪些待遇應作調整
2021-02-24合同終止合同還存在嗎
2021-03-14“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公司對女員工做人流有假嗎
2020-11-22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辭職法律如何規定
2021-01-15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