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關系勞動關系是指什么?
行政關系勞動關系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授權的社會組織在勞動行政管理活動中和勞動關系當事人之間發生的與勞動過程密切聯系的社會關系。從內容上看,勞動行政關系有的是發生勞動關系的必要前提,有的是勞動關系的直接后果,有的是伴隨著勞動關系而發生的關系。
勞動行政關系屬于行政關系的一部分,具有行政關系的一般屬性;同時它還具有區別于一般行政關系的特征。勞動行政關系的一般屬性決定了它應由行政法來調整;而區別于一般行政關系的特征決定了它又同時接受勞動法的調整。因此,勞動行政關系既是行政法的調整對象,也是勞動法的調整對象。
行政法調整的行政關系是行政機關在履行其行政職能的過程中發生的社會關系。一般說來,行政關系應當具備二個條件;一是必須由國家行政機關參與其間并起主導作用;二是國家行政機關在履行其行政職能中發生的關系。國家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當事人發生的買賣關系、租賃關系不屬于行政關系的范疇。勞動行政關系具有行政關系的一般屬性。
就勞動行政關系的特性而言,世界各國在實踐中由于其與勞動關系的密切聯系而把它歸入勞動法的調整范圍。勞動行政關系在協調、保護勞動關系的過程中,也形成了如下特點:
一是以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為基本目標。勞動關系的穩定和健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勞動行政管理基本目標是要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勞動行政關系應反映勞動關系的本質,對勞動關系起促進、保護作用。
二是以維護社會利益為價值取向。在勞動力市場中,市場機制自發地傾向于效率,而難以顧及公平。勞動關系如果完全由市場調節,其內在的不均衡性,就會演化成外部的激烈沖突。勞動行政關系正是通過公權力的介入,彌補市場機制的缺陷,從而維護社會利益。
三是以管理與服務相結合為重要方式。隨著勞動行政管理的任務加重,有人甚至將分權化的程度當作衡量勞動行政系統管理工作效率的一個重要標準。從所謂“咨詢性行政管理”到建立各種“準國家機構”,各國都在探索分權模式。在我國,勞動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使國家機關不再直接管理企業勞動力。國家機關將其直接管理的重點移向勞動關系的兩端,以勞動關系建立前和終止后產生的社會關系為主要范圍,即以社會勞動力為管理對象。隨著社會勞動力的管理任務逐步加重,勞動行政機關授權勞動就業服務機構、職業技能鑒定機構、社會保險管理機構等等從事一部分社會勞動力的管理服務任務。這些以管理和服務相結合機構,溶入整個行政管理系統,并成為勞動行政管理的重要特征。
綜述,勞動行政關系是我國一項重要的社會關系,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與行政關系相聯系,保障了勞動的進度的同時也保障了勞動者的應該的享有的合法權益比如養老保險關系和失業保險關系。在各個地區都有這樣的一種社會關系存在,是國家調解勞動關系的一個措施。
確認勞動關系的依據有哪些
如何確認勞動關系
怎么可以確認與企業存在勞動關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收養人可以收養多個孩子嗎
2021-03-25家暴離婚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1-01-15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責任保險和解制度的重構
2020-12-05頂包事故保險不賠怎么辦
2021-01-05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被保險人從第三者取得損害賠償的,保險人還用賠償嗎
2021-01-10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哪些行政處罰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