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職工勞動關系轉移?
簡單的說,就是將員工的勞動關系由原用人單位轉移至另外一家新用人單位,在此過程中需要由原用人單位、新用人單位與員工一起簽署三方協議,員工與原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與新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三條
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二、勞動關系解除常見類型
1.雇傭雙方合意解除勞動關系
《勞動法》第24條規定: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協議解除勞動合同的,沒有必要分清是誰的責任導致。因此,在勞動合同約定的期滿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經過協商,解除勞動關系,未履行的勞動合同權利義務可不再履行。
2.過失性/非過失辭退
過失性辭退:勞動者的行為違反《勞動法》和行政法規的規定,由用人單位予以辭退而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消滅;
非過失性辭退:非因職工原因,由用人單位辭退職工而解除勞動合同。
3.公司裁員和個人辭職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或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被裁員人員即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 若干問題的解釋(四)》第五條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原用人單位未支付經濟補償,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與新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或者新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提出解除、終止勞動合同,在計算支付經濟補償或賠償金的工作年限時,勞動者請求把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用人單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屬于“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
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
實際生活中,最常見的勞動關系轉移的例子就是,一些員工的人事關系是在代理機構簽訂的,而實際工作單位相當于派遣單位,隨著員工的工齡增長,就可以將人事關系轉移到本職單位,這樣福利待遇也會發生明顯的提升,當然也有因主觀原因不得不進行勞動關系轉移的案例。
確認勞動關系時能否一并訴請雙倍工資
哪些情形屬于事實勞動關系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峽兩岸間仲裁裁決的效力如何
2021-03-17勞務派遣員工申請仲裁如何處理
2021-01-02女職工懷孕期享受的待遇有哪些
2021-01-04律師要收多少代理費
2021-02-16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國家法律對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保護有何規定?
2021-01-10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家庭暴力引發的故意傷害要如何處理
2020-12-01喪偶的兒媳和女婿的繼承權
2021-03-11圈地種菜侵占公共綠地違法嗎
2021-03-05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實習期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06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勞動訴訟的審理程序是什么
2021-01-09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嗎
2021-02-19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