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5月9日,對湖南省永州縣某村的四家村民來說是個災難的日子。這天村里小學的老師通知他們,他們的女兒在放完“五一”假后沒有回校上課。而其實這4個小女孩5月8日一大早就已經離家返校了。家長們心急火燎地四處尋找,但找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和同學家卻毫無消息。家長向當地公安局報了案,公安局多方查找,仍未發現任何線索。情急之下,其中一名家長何某想到了“懸賞找人”的辦法。于是他們來到了**視臺,在電視發布了這樣一則《尋人啟事》:“某村4名小女孩,年齡八到九歲,于5月8日離家出走,走失時身背書包。如有提供有價值線索者有獎,送人上門者酬謝現金1萬元。聯系人:何某,電話:139xxxx。”當天晚上,該啟事就在電視臺播出了。
5月13日早晨,該縣某學校老師張某一大早散步時,發現路邊有4個蓬頭散發、背著書包的小女孩在漫無目的地閑逛,遂上前盤問,四個女孩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只有一個說出她們是本縣某村的。出于好心,張老師把四個女孩帶到學校,給她們買了早點。經仔細詢問,才得知這4個女孩正是電視臺播出的《尋人啟事》里所說的走失女孩。于是張老師打電話給她們的家長,讓他們來接人。當日上午,心急如焚的家長便來到張老師所在的學校把人接回了家,并再三對張老師表示感謝,還再三說:“請放心,我們會給你獎金的。”張老師當時并未在意,因為他根本沒想著要什么報酬,但后來聽說女孩的家長竟懷疑其有拐騙嫌疑,且已向公安局報案。一怒之下,他把四位女孩的家長告上了法庭,要求其履行《尋人啟事》規定的獎勵,支付獎金一萬元。
審理
法院審理中,被告人認為懸賞廣告是在急于尋找女兒的情況下迫不得已發布的,張老師發現了走失兒童并通知了家長,被告予以感謝并愿給予一定報酬,但原告要求1萬元過高,況且這個懸賞廣告本身也違背了法律和社會公德的要求。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在電視臺發布的懸賞廣告是有效的契約行為,原告完成了廣告中所要求的行為,即雙方的契約關系成立,被告應當承擔支付廣告中所規定的獎勵的義務,因廣告中約定送人上門者獎勵一萬元,而張老師只是發現后通知家長接回,屬于部分完成合同規定的行為,因此只應獲得獎勵的一部分——3000元。
分析
合同是當事人就雙方權利義務關系自愿協商達成一致而訂立的協議。一般來說,合同的訂立需要經過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要約是一方向另一方發出希望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如商場向工廠發出的訂貨單等;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內容并完全接受。承諾做出時,合同即告成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定金是合同額度的多少
2021-03-12未成年人可成立特別累犯嗎
2021-02-16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0-11-09房屋不動產房貸沒結清怎么辦贈與
2020-11-16違反限購政策買房協議有效嗎
2021-02-07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保姆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5什么情況下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10如果企業沒有參保,發生工傷事故農民工該怎么辦?
2020-12-11哪些人可以辭退
2020-12-09團體意外險可以稅前扣除嗎
2020-11-13食物中毒屬于意外險嗎,可以理賠嗎
2020-11-30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如何區分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
2021-02-15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保險標的轉讓未通知保險公司的理賠
2021-01-04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