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辭職單位不批如何處理
勞動者辭職不需要單位批準,但須程序合法。
現實中,勞動者辭職單位以各種借口不受理、不批準,勞動者憤而離職,最后單位卻以勞動者未依法離職造成單位損失為由不支付最后的工資等,導致勞動者有苦難言。
首先明確一點,勞動者辭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也就是說我國法律賦予了勞動者無限辭職權。無論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勞動者主動辭職還是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過錯而辭職,勞動者辭職都不需要用人單位的批準。
其次,辭職不需要用人單位批準不等于說辭職沒有任何限制,勞動者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提前30天主動辭職必須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不用書面形式。
二、辭職時單位不辦離職手續怎么辦
由于法律的強性規定,勞動者要求辭職的權利得到保護,對于勞動者這種提前30天的辭職要求,用人單位沒有選擇權。
因此,提前告知期結束后,勞動者解除勞動生效,可以離開單位。
單位未在提前告知期內辦理交接手續而導致的損失,勞動者不予承擔。
告知期結束后,用人單位不及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為勞動者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證明,并在動十五日內為勞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給勞動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由用人單位承擔。
如果單位不按上述要求履行責任,不支付有關費用和工資,勞動者可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員工向單位提出辭職申請,這是在行使自己的解除權。一般來說雖然會需要先通知用人單位,但實際在提出辭職申請之后,并不需要單位的批準。因為提前通知單位,這是在履行法定的義務,不過法律中也沒有規定說必須要經過單位的批準,那么雙方才能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者辭職后公積金怎么提取
實習期辭職是否扣工資
辭職如何取公積金的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工傷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0新增固定資產價值如何確定
2021-01-19論票據法中的無權利抗辯
2021-03-10海事訴訟被請求人的財產包括哪些
2020-12-19人身侵權十級傷殘賠償
2021-02-17如何打交通事故官司
2021-01-13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勞務外包的賬務處理如何進行
2020-11-29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旅行社責任險條款簡介
2021-01-30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保險代理人沒有資格證書從業違法嗎
2021-01-25國家承擔軍人傷亡保險的資金
2020-11-15如何防范保險理賠糾紛
2020-11-20哪些需購買保險需要加費及哪類人不能投保
2020-11-09機動車所有人 管理人未按照規定投保機動車強制保險的 應當受到
2020-11-21如何正確理解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和出租
2020-11-27在農村承包荒地要辦哪些手續
2021-02-27土地出讓費怎么記賬
2020-12-15按份共有房產拆遷補償怎么分配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