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張“臉譜”識別虛假醫療廣告:
第一張臉——拍胸脯打保票,宣揚療效。如報紙上“一次治愈白癜風”、“讓骨壞死患者站起來”,往往用“根治”、“無效退款”、“100%有效”等極富誘惑力的廣告用語。《醫療廣告管理辦法》規定,醫療廣告中禁止出現宣傳治愈率、有效率等診療效果,以及保證治愈或者隱含有保證治愈的內容。
第二張臉——醫托推薦。如名人明星助陣、專家認可、權威機構推薦,或讓“治愈”患者“現身說法”?!夺t療廣告管理辦法》規定,禁止利用患者或其他醫學權威機構、人員和醫生的名義、形象或使用推薦語進行宣傳。
第三張臉——用高科技做文章,大包大攬疑難病癥。一些醫療機構摸準患者再難治的病也不愿放棄治療的心理,拿高科技迷人耳目,越是癌癥、乙肝、哮喘、牛皮癬、不孕不育等頑癥,越敢夸口治療。因為他們深諳“難治的病本就難治,因此治不好患者心理上也能承受”這門道。國家有關法規規定,治療性病、牛皮癬、艾滋病、癌癥、癲癇、乙肝、白癜風、紅斑狼瘡8類疾病的醫療廣告暫不準發布。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目前醫療技術對這些疾病尚未完全攻克,如果醫療廣告中涉及該內容,容易形成誤導。
第四張臉——靠所謂的祖傳療法或專家名醫忽悠患者。一些醫院對自己聘請的專家私自加“頭銜”。有些“特色門診”用祖傳秘方蒙人,名為看病實為賣藥?!夺t療廣告管理辦法》規定,禁止廣告中冠以祖傳秘方或者名醫傳授等內容。
第五張臉——以新聞報道形式發布軟廣告。某些醫療機構在大眾媒體上以人物傳記、訪談、科普講座等形式宣傳自己的機構、醫師,推銷醫療服務和藥品,與普通廣告相比,該類廣告更具隱蔽性。
現在網絡發達,一些不法分子早就告別了“小廣告”式的騙人戰術,而是看準了網絡這個普及而又方便且迅速的手段,在網絡上大肆宣傳自己的“靈丹妙藥”,更有甚者把知名醫院的知名專家大夫作為自己的“招牌”胡亂欺騙患者。所以,患者在生病后千萬要頭腦冷靜,清醒地識別違法醫療廣告,謹防受騙上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墜物是否構成過失犯罪
2021-02-08小股東如何應對公司不分紅
2021-03-08著作權侵權行為與違法行為
2021-02-11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無房產證房屋可以抵押嗎
2020-12-18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臨時工發生工傷可以進行工傷認定嗎
2020-11-29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70歲老人被打失去勞動力怎么賠嘗
2021-03-02《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