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張“臉譜”識別虛假醫療廣告:
第一張臉——拍胸脯打保票,宣揚療效。如報紙上“一次治愈白癜風”、“讓骨壞死患者站起來”,往往用“根治”、“無效退款”、“100%有效”等極富誘惑力的廣告用語。《醫療廣告管理辦法》規定,醫療廣告中禁止出現宣傳治愈率、有效率等診療效果,以及保證治愈或者隱含有保證治愈的內容。
第二張臉——醫托推薦。如名人明星助陣、專家認可、權威機構推薦,或讓“治愈”患者“現身說法”。《醫療廣告管理辦法》規定,禁止利用患者或其他醫學權威機構、人員和醫生的名義、形象或使用推薦語進行宣傳。
第三張臉——用高科技做文章,大包大攬疑難病癥。一些醫療機構摸準患者再難治的病也不愿放棄治療的心理,拿高科技迷人耳目,越是癌癥、乙肝、哮喘、牛皮癬、不孕不育等頑癥,越敢夸口治療。因為他們深諳“難治的病本就難治,因此治不好患者心理上也能承受”這門道。國家有關法規規定,治療性病、牛皮癬、艾滋病、癌癥、癲癇、乙肝、白癜風、紅斑狼瘡8類疾病的醫療廣告暫不準發布。之所以這樣規定,是因為目前醫療技術對這些疾病尚未完全攻克,如果醫療廣告中涉及該內容,容易形成誤導。
第四張臉——靠所謂的祖傳療法或專家名醫忽悠患者。一些醫院對自己聘請的專家私自加“頭銜”。有些“特色門診”用祖傳秘方蒙人,名為看病實為賣藥。《醫療廣告管理辦法》規定,禁止廣告中冠以祖傳秘方或者名醫傳授等內容。
第五張臉——以新聞報道形式發布軟廣告。某些醫療機構在大眾媒體上以人物傳記、訪談、科普講座等形式宣傳自己的機構、醫師,推銷醫療服務和藥品,與普通廣告相比,該類廣告更具隱蔽性。
現在網絡發達,一些不法分子早就告別了“小廣告”式的騙人戰術,而是看準了網絡這個普及而又方便且迅速的手段,在網絡上大肆宣傳自己的“靈丹妙藥”,更有甚者把知名醫院的知名專家大夫作為自己的“招牌”胡亂欺騙患者。所以,患者在生病后千萬要頭腦冷靜,清醒地識別違法醫療廣告,謹防受騙上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在工傷休息期間的工資怎么算
2021-01-12醫療事故索賠和解的處理程序有哪些
2020-11-28經偵調查期間會抓人嗎
2020-12-14掛牌公司如何分立
2021-03-18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否需要備案
2020-11-23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如何避免事故
2021-03-17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投保單的事項包含哪些內容
2021-02-13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從海運保險角度淺析國外進口商對貿易合同的選擇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