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理由辭退員工給幾個月補償金?
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雙倍的經濟賠償金。
【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無故辭退維權途徑
維權途徑之一:協商。勞動爭議發生后,勞動者可與用人單位自行協商,達成新的協議或者有過錯的一方改正錯誤,消除爭議。
維權途徑之二:調解。發生勞動爭議后,勞動者可以向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調解。調解申請,應當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內提出。
維權途徑之三:仲裁。仲裁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經程序。勞動者申請勞動爭議仲裁,應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的勞動爭議范圍包括: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規定發生的爭議;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因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等。
維權途徑之四:訴訟。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但需注意,未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法院不予受理。
維權途徑之五:監察舉報投訴。《勞動法》第85條規定,“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制止,并責令改正?!钡?8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對于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檢舉和控告?!睋?,勞動者發現自己的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及時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舉報。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確定了勞動關系后也是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履行期間用人單位也是不可以隨意與之解除勞動關系的,如果說遭遇到無故被辭退的情況下也是可以索要一定的經濟補償金,當用人單位不支付賠償金的情況也是可以通過仲裁或者訴訟方式維權。
員工工作幾年以上不能辭退
企業主動辭退員工怎么補償
公務員辭退的法律規定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使留置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0租房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30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怎么規定
2021-02-13仲裁以后還可以訴訟嗎
2021-03-07如何正確適用財產保全措施
2021-02-08兩個公司合并怎么處理債務
2021-01-24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能追討過去的贍養費嗎
2021-03-03非法侵入住宅罪量刑
2021-01-04撫恤金發放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2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購房訂金可以退嗎?購房訂金和購房定金有何區別
2021-01-25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宜昌市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0強制調崗可以不上班嗎
2021-01-28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