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約束非居住國行使來源地管轄權的國際規(guī)范是按照不同的所得性質分別確定其約束標準,所得性質不同則其相應的約束標準也不同。比如,營業(yè)所得通常使用“常設機構”這一概念來解釋其來源地,勞務所得可以按照勞務提供地或勞務所得支付地標準確定其來源地,投資所得可以按照投資提供地或投資使用地標準確定其來源地,特許權使用費通常以其發(fā)生地(支付人所在地)為準。
然而,電子商務可以將部分有形商品和服務以數(shù)字形式提供。因特網中成長最快的領域就是網上信息和數(shù)據(jù)的銷售業(yè)務,用戶可以在線瀏覽或直接下載報刊、書籍、影視作品、股市行情、家庭裝修等各種信息。這類數(shù)字商品的銷售所得事實上已經混淆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營業(yè)所得和勞務所得的區(qū)別,有人還認為從網上下載信息所支付的費用應屬于特許權使用費范疇。由此可見,在電子商務模式下,劃分所得性質成了一項棘手的工作,從稅收成本的角度來看這種劃分顯得不經濟。根據(jù)對電子商務的分類,主流觀點傾向把電子商務的所得劃分為“有形所得”(銷售有形商品所得)和“無形所得”(即通過因特網銷售數(shù)字產品所得)兩類,“有形所得”歸入傳統(tǒng)意義上的營業(yè)所得范疇,“無形所得”納入勞務所得范疇,這種劃分雖不十分嚴密,但很實用。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不再去考慮電子商務所得的性質,對于這些所得,由收入來源國(消費地)先征收10%的預扣稅,并且允許購買商將這筆預扣稅計入成本。而銷售商的居住國應該對這筆10%的已納所得稅給予抵免或免除。但這種方法卻不適用于在東道國的最終消費者,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把預扣稅計入成本。
電子商務中數(shù)字化產品性質認定的分歧造成了所得來源地確定原則的混亂。各國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議很大,因為這直接影響國家間的稅收利益分配。在1998年10月召開的OECD財政部長會議上,歐盟提出了鑒于大多數(shù)國家實行增值稅體制,因此將數(shù)字化產品的提供視同勞務的提供而征收增值稅的提議,并且迫使美國接受了此提議。歐盟的提議明確規(guī)定:通過網絡提供勞務,如果消費者或供應者的任何一方在歐盟國境之外的,以消費者所在地為勞務供應地;如果消費者和供應者都在歐盟境內,則以供應者所在地為勞務供應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協(xié)議無效怎么處理
2021-02-21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子女未結婚贍養(yǎng)標準怎么算
2021-01-24贍養(yǎng)人有哪些贍養(yǎng)義務
2021-03-01協(xié)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申請財產保全需要抵押財產嗎
2021-02-17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摩托車沒有保險發(fā)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保險理賠對方不配合怎么處理
2020-12-30網約車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運輸工具保險的險種
2020-12-09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1-01-07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拆遷安置房如何增加名字
2021-03-05廣州舊城改造就近安置享最低補償須跨四道檻
2021-02-25拆遷房屋違法時效是怎么算的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