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電子合同;合同訂立;電子商務;國際貿易
合同的簽訂必須根據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并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在國際貿易中,根據各國合同法的規定,一項有效的合同必經“要約”和“承諾”并具備一定條件: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簽約能力;合同必須具有對價和約因;合同的內容必須合法;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須真實。電子合同作為一種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而出現的新形式合同,與傳統的合同在內容上無本質區別,在訂立過程中,合同所起的意義和作用并沒有發生改變,但其簽訂過程和載體卻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合同,這種變化對合同訂立行為有什么影響?下面分別從電子合同的形式、簽訂程序、合同生效、合同管轄權等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以保證交易者的行為有效和保障其合法權益。
1電子合同形式分析
1.1電子合同的法律概念
關于電子合同目前國際上尚沒有統一的法律定義,我國合同法也沒有對電子合同作出明確定義。根據國際上電子商務實踐中對數據電文格式、效力和書面合同的規定及應用,結合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電子合同是當事人為實現一定經濟目的,通過信息網絡以電子形式達成的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協議或者契約。電子合同是隨著電子商務的產生、發展而出現的新型的書面合同形式,其載體主要表現為電子數據交換(EDI)和電子郵件(E-mail),實質上就是“無紙化的書面合同”。
1.2電子合同形式的法律確認
我國《合同法》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和其他形式。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這說明我國已經承認了電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并規定電子合同形式為書面形式。
聯合國在1996年12月通過的《貿易法委員會電子商業示范法》第5條“數據電文的法律承認”規定,不得以某項信息采用數據電文的形式為理由而否定其法律效力、有效性或可執行性;第6條規定:“如果法律要求信息須采用書面形式,則假若一項數據電文所包含信息可以調取以備日后查用,即滿足了該項要求。”并且在第11條中規定:“就合同的訂立而言,除非當事各方另有協議,一項要約以及對要約的承諾均可通過數據電文的手段表示。如使用了一項數據電文來訂立合同,則不得僅僅以使用了數據電文為理由而否定該合同的有效性或可執行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辭退賠償
2021-02-13商帳追收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2個人可以債務重組嗎
2021-02-19法院強制執行常見手段有哪些
2020-11-27被家暴后自殺定罪嗎
2021-01-11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有效還是無效要如何確認
2021-01-23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勞務派遣解聘后是否有補償
2021-01-30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家庭財產保險不承保的財產有哪些
2021-03-22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保險合同解除后已付保險金是否應全額返還
2020-11-26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保險合同民事欺詐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0-11-14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