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合同作為一種嶄新的合同形式,它與傳統合同所包含的信息大體相同,即同樣是對簽訂合同各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作出確定的文件,其成立同樣要具備要約和承諾兩個要件。在訂立電子合同的過程中,合同的意義和作用并沒有發生改變,但其簽訂過程和載體已不同于傳統的書面合同,其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將電子合同與傳統合同進行比較,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特征。具體分述如下:
1.電子合同是通過計算機互聯網,以數據電文的方式訂立的。在傳統合同的訂立過程中,當事人一般通過面對面的談判或通過信件、電報、電話、電傳和傳真等方式進行協商,并最終締結合同。這是電子合同有別于傳統書面合同的關鍵。
2.電子合同交易的主體具有虛擬性和廣泛性的特點,訂立合同的各方當事人通過在網絡上的運作,可以互不謀面。電子合同的交易主體可以是世界上的任何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合同當事人的身份依靠密碼辨認或者認證機構的認證。這就必然需要提供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如建立信用制度,讓交易的相對人在交易前知道對方的資信狀況等[6]。
3.電子合同中的意思表示具有電子化的特點。在電子合同訂立的過程中,合同當事人可以通過電子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愿。電子合同的要約與承諾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協商過程和手段,其文件的往來亦可通過互聯網進行。
4.電子合同生效的方式、時間和地點與傳統合同有所不同。傳統合同一般以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的方式表示合同生效,而在電子合同中,表示合同生效的傳統的簽字蓋章方式被電子簽名所代替。合同成立的時間和地點對于確定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以及合同應適用的法律具有重要的意義,但各國合同法對承諾生效的時間并不一致。一般認為,電子合同采取到達生效的原則更為合理,聯合國《電子商務示范法》亦采取此種做法。傳統合同的生效地點一般為合同成立的地點,而采用數據電文等形式所訂立的合同,一般以收件人的主營業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沒有主營業地的,其經常居住地為合同成立的地點。
5.電子合同的載體與傳統合同不同。傳統合同一般以紙張等有形材料作為載體,同時對于大宗交易一般要求采用書面形式,而電子合同的信息記錄在計算機或磁盤等載體中,其修改、流轉、儲存等過程均通過計算機內進行。因此,電子合同也被稱為“無紙合同”。電子合同所依賴的電子數據是無形物,具有易消失性和易改動性。所以,如果不對合同的信息采用一定的加密、保全措施,其作為證據時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時,由于信息的傳遞具有網絡化、中介性、實時性等特征,故電子合同比傳統合同具有更大的風險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31省份最低工資調整具體標準
2020-12-21事故一次性賠償書
2020-12-20車輛記分周期是按年檢時間算嗎
2021-02-27公示催告所需材料
2020-11-26夫妻離婚孩子撫養權怎么判
2021-03-06侵權責任糾紛能否申請支付令
2020-11-27擔保協議樣本
2021-01-04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什么是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25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案例:貨運保險糾紛案
2021-03-10詳解相互保險公司的優劣勢
2020-12-01什么是人身保險合同的受益人?
2021-03-23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機動車因不明原因起火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1-01-24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保險公估機構監管規定有什么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