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用人單位相比,職工肯定是出于弱勢地位的。就拿簽訂勞動合同來說吧,還不是用人單位想怎么約定就怎么約定,但對于勞動合同中由職工承擔違約責任的情況,我國法律是有明確規定的。那么職工勞動合同違約賠償情形有哪幾種呢?以下是具體介紹。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22、23條規定,只有在兩種情形下,用人單位才可以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1.在培訓服務期約定中可以約定違約金。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2.在競業限制約定中可以約定違約金。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
注意:需要補充的是,所謂的約定經濟補償金應該是競業限制條款生效的必要條件,沒有約定經濟補償金的,勞動者可以不必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競業限制的人員并非全體勞動者,而是僅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無效。本法第24條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競業限制的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除以上兩種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的違約金,或者以賠償金、違約賠償金、違約責任金等其他名義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
綜上所述,我國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只能對服務期與競業限制這兩個方面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責任,其余任何情況下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賠償責任都是無效的。希望律霸小編整理的內容,能夠幫助各位職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賠償?
勞動合同違約責任的特點
勞動合同違約金的適用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判決書下來后雙方又要調解的怎么辦
2021-02-06流押條款和流質條款是什么
2021-02-12行政處理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3-23第三方支付平臺有哪些法律關聯
2020-12-07如何申請商標
2020-11-23借條中既約定了逾期利息又約定了違約金該如何計算
2021-01-04沒收個人財產包括違法所得嗎
2020-12-09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3事故認定書出來后保險理賠的時間怎么確定
2021-03-03無交通事故現場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2-09車子沒買保險被撞了怎樣索賠
2020-11-08如何成為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
2020-11-18生死戀人留下的保險糾葛
2021-02-03土地承包經營權延期三十年是什么意思
2021-01-29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私人土地轉讓協議書范本包括哪些條款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