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侵權訴訟管轄
一、傳統管轄理論和網絡管轄新理論
(一)傳統管轄理論
傳統的司法管轄理論是以地域、當事人的國籍和當事人的意志為基礎的。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9條對侵權案件的管轄是這么規定的,“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網絡侵權案件的管轄新理論
網絡侵權案件與一般侵權案件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一定的差異。一方面,網絡侵權案件要考慮網絡空間有前述特性,另一方面,網絡只是一種工具、手段或新的方式,在訴訟的實體和程序上要與已有的審判實踐相一致。在管轄問題上,也應考慮上述思-路,做到共性和個性的統一。針對網絡的特性,在網絡案件的管轄問題上產生了一些新的理論:
1,新主權理論。該理論認為、網絡的非中心化傾向表現在每個網絡用戶只服從他的網絡服務提供商(ISP)的規則,ISP之間以技術手段,協議方式來協調和統一各自的規則。網絡成員的沖突由ISP以仲裁者的身份來解決并由ISP來執行裁決。新主權理論認為在網絡空間中正形成一種全新的全球性市民社會,這一社會有其自己的組織形式、價值標準和規則,完全脫離于政府而擁有自治的權利,網絡之外的法院的管轄當然也被否定。
對于上述觀點,律霸網小編認為:網絡管理的非中心化的特點確實表現為對網絡管理的困難。網絡集電視、廣播、電影、報刊等媒體于一身,是真正的“多媒體”,另外,網絡與其他行業結合能產生新的行業,如網絡與傳統的旅游社合辦網上旅游頻道,等等。由此產生的交叉行業和新興行業在界定和管理上將出現加大的空隙,導致傳統的行政管理的力不從心。但另一方面,管理的困難并不等于無法管理和可以完全放任不管,網絡空間的客觀性的特點告訴我們,網絡是客觀真實存在的,它不能脫離于社會而獨立存在。網絡管理的非中心化不能否定傳統的價值標準和規則,網絡空間不能游離于國家、政府之外而不受約束。故律霸網小編認為新主權理論是不切實際的,由此推出的否定法院管轄的觀點當然也不能成立。
2,管轄相對論。網絡空間應該作為一個新的管轄區域而存在,就象公海、南極洲一樣,應以此領域內建立不同于傳統規則的新的管轄原則。任何國家和地區都可以管轄并將其法律適用于網絡空間內的任何人和任何活動,其程度和方式與該人或該活動進入該主權國家可以控制的網絡空間的程度和方式相適應。在網絡空間內發生糾紛的當事人可以通過網絡的聯系在相關的法院出庭法院的判決也可以通過網絡手段予以執行。管轄相對論和新主權理論相似,也過分夸大了網絡空間的自由度,社會發展要求網絡客觀、有序,依靠技術解決網絡管轄問題,僅是少數技術領先國家所歡迎的,而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律霸網小編也不贊同管轄相對論。
3,網址作為新的管轄基礎論。此理論認為:網址存在于網絡空間中,它在網絡中的位置是可以確定的,且在一定時間內也具有相對的穩定性。網址受制于其ISP所在的管轄區域,是比較充分的關聯因素。因此,網址應當成為新的管轄基礎。網址能否作為新的管轄基礎,這將在本文后續部分討論,在此僅提出律霸網小編的意見———網址不能作為管轄基礎但可作為認定侵權行為地的一種參考。
4,取消侵權行為地作為識別因素的理論。該理論認為,網絡侵權案件中侵權行為地的確定性很弱。如果就擴大一國主權范圍的角度來考慮,將網絡中的行為直接解釋進已有的規則是可以的,這是各國尤其是技術強國愿意采取的作法,但勢必造成國際司法管轄權的沖突,不利于案件的解決,也不利于建立國際司法秩序。就國際社會司法秩序的維護來看,應取消侵權行為地這一識別因素,而僅應以被告的國籍或住所地及可執行的案件標的所在地來確定一國直接的國際司法管轄權。就國內司法管轄權來看,網絡侵權案件更應如此。
律霸網小編不贊成此種觀點,網絡侵權案件雖然在侵權行為地的認定上比較復雜,但不能說無法確定,侵權行為地是侵權案件中侵權行為的發生地或結果地,是侵權案件的重要特征,應當作為管轄的基礎。
5,技術優先管轄論。這一觀點主要指在國內的管轄中,由于網絡發展的不平衡性,使得一些大城市的網絡發展明顯快于其他地方,象北京、上海和廣東的一些地區ISP、ICP集中,網絡技術比較發達,有能力處理有關的技術問題,因此應當由這些城市和地區的人民法院優先管轄網絡侵權案件。該理論在網絡初期發展中可能有方便審理、加快提高審判水平的優點,但從根本上看是不利于網絡的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也有失公平、公正,同樣不足取。綜上所述,有關網絡管轄的新理論并不能解決司法實踐中的問題,傳統的管轄理論的基礎并未動搖。
二、網絡案件侵權行為地的分析及應當注意的問題
網絡侵權案件的特點,使傳統司法管轄權的基礎受到了沖擊,這是否意味著該理論在網絡侵權案件中已無法適用了?律霸網小編認為傳統管轄理論雖囿于其產生的時代背景但其理論精髓在網絡案件中仍具有生命力,只是在適用中需要結合網絡空間的特性加以考慮。分析我國民訴法關于侵權案件的管轄規定,其中所述的被告住所地比較容易理解和適用,關鍵在于對侵權行為地的理解,上述幾個案件也均側重于此。按照民訴法若干意見的解釋,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下面是分析網絡案件侵權行為地的幾個需要注意的問題:
1,侵權行為應當區分積極接觸和消極接觸兩種情況。積極接觸是指把侵權信息發送到他人網址上由之讀取的情況;消極接觸是指將侵權信息放于網站之上任人讀取的行為。該行為可以是上傳、發電子郵件等,對于積極接觸案件的管轄認識比較一致,發送信息的所在地法院和被告住所地法院擁有管轄權。對于消極接觸則認識不一。律霸網小編認為,消極接觸與積極接觸情況不同,如果原告在訴訟所在地以“消極接觸”的方式訪問被告有侵權內容的網址,法院不能以此認定對案件享有管轄權。法院如把消極接觸作為最低限度接觸的標準來受理,勢必會造成網絡上任何網址的所在地都可以作為管轄地,當事人可以任意選擇法院———他只要在某地上網即可。因此,這種認定顯然是不合適的。
2,僅存在交互性網址不能確定管轄。將上述的消極接觸再進一步分類,可分為依靠被動網站的接觸和依靠交互性網站的接觸。被動網站只將信息放在網站上,只能被瀏覽,象案例1的被告網址。交互性網站則更復雜,可以實現進一步的交互動作,象案例2、案例3中的被告網址那樣,交互行為包括登記注冊、郵遞列表、鏈接留言等。從某種意義講,交互性網址是積極接觸和消極接觸的結合。
對于被動網站,與上述消極接觸的意見一致,訪問者所在地的法院無法獲得管轄權。對于交互性網站,意見不太統一,前述的案例2、案例3分別代表了2種不同的觀點,但較主要的和較新的觀點是案例3所提出的僅有交互網址不能確定管轄的觀點。律霸網小編也贊同這一原則,交互網址只能作為管轄的參考,因為涉及交互網址的行為各不相同,性質千差萬別,應區分各類案件的具體情況分別加以考慮。另外,由于一些案件的侵權行為是在交互網站的基礎上還分別增加了實際接觸(指非網絡接觸的情況)的行為或網絡接觸的行為,使得判斷侵權行為更加困難。故不應一概而論。
3,正確理解侵權行為的性質是確定管轄的基礎。在案例4中,侵權行為是網址復制的行為還是內容上傳的行為,成為確定案件管轄的分水嶺。網絡侵權管轄問題上,正確理解網絡中經常出現的“復制”、“臨時復制”、“超文本鏈接”、“訂閱郵遞列表”等行為的性質,對正確掌握侵權行為地從而確定管轄權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上述行為在認定上有一定的難度,甚至有一些是理論界長期爭論的問題,這更需法官根據案情仔細分析,公正地確定管轄地。
三、原告住所地能否成為網絡侵權案件的管轄基礎
如前所述,眾多的網絡案件管轄新理論并不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而依靠對侵權行為的分析來處理,也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難以確定統一適用的標準。那么,能否找到一種更方便、更適應網絡新形勢的管轄基礎呢?律霸網小編認為可以考慮將原告所在地作為網絡侵權案件管轄地。其原因有三:
1,從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管轄原則來看,我國確定的一般地域管轄的原則為“原告就被告”,該原則確實在我國司法實踐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實際上,“原告就被告”原則是大陸法系較早建立的一項管轄原則,但隨著一些新類型的案件如知識產權案件、網絡案件的興起,其便于訴訟的目的往往不能得到實現,反而導致原告訴權無法得到保證,被告逍遙法外的后果。權利人為保護自己的權利疲于奔命,有時更得使用“訴訟技巧”,千方百計地拉上侵權產品的銷售者才能達選擇法院管轄的目的,這有違于管轄原則的初衷。管轄原則的基礎應當是在方便訴訟和更好的保障當事人權利等諸方面找到一個良好的平衡點。因此在法律日新月異的今天,有必要進一步完善管轄原則。
2,從網絡的特性看,由于侵權行為通過網絡來實施,使侵權行為的影響力不斷擴大,被告通過其侵權行為侵害了原告的利益,其侵權后果往往在原告所在地最為嚴重。同時,由于網絡的可交互性,被告可以比傳統的侵權行為更方便地指向原告所在地。被告的商業行為試圖進入原告所在地,侵害原告權利,可以表明其愿意接受原告所在地法院的管轄,或者說被告是可以預見被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的結果的。這些觀點在美國一些判例中已有適用。律霸網小編認為網絡侵權行為的影響力更指向了原告住所地,可以考慮將原告所在地作為網絡侵權案件管轄地。
3,從案件的涉外因素考慮,網絡的全球性不可避免地使侵權案件涉及國外被告,為便于國內原告的訴訟,維護國家的主權,更好地依法保護國家和人民的合法權益,原告住所地法院應當有權管轄。涉外網絡案件的管轄問題是比較復雜的,它與國內司法管轄權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國際上對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轄原則主要有以下四種;
(1)屬人管轄原則;(2)屬地管轄原則;(3)協議管轄原則;(4)專屬管轄。此外,解決管轄權沖突的還有國際公約,包括雙邊和多邊條約。對于涉外民事案件行使管轄權,是維護我國主權、保護我國及我國公民合法權利的重要措施。實踐中,各國均根據國內立法和國際慣例,提出更加有利于保護主權的管轄權原則,我國已有原則包括:(1)被告在境內居住的;(2)訴訟標的物位于國內;(3)國內原告對國外被告提起的有關身份的訴訟;(4)國內發生的損害賠償案。
網絡在給人們帶來高效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法律新問題,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覃濤律師,寧波高勝訴率、暢銷律師。浙江大學民商法學碩士研究生,全國律協會員,曾經任職法院,浙江中遠空運法律顧問。多年法律工作經驗,處理過眾多法律糾紛,為當事人挽回大量利益.覃律師法學素養深厚,精涉于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有著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在刑事辯護、民間借貸、經濟糾紛、婚姻繼承糾紛等方面尤其擅長,深得當事人好評。辦案過程中,覃律師堅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原則,堅持依法辦事,公正維權的執業理念,不放過任何一個案件細節.不遺漏任何一條法律規定.不放棄任何一項當事人的合法利益.深得當事人的認可和支持。覃律師提供各類法律咨詢,法律顧問服務。
公安局賬戶是否可以質押
2020-11-23房屋整改延期如何理賠
2020-11-10基層法院可以將案件移送中院管轄嗎
2020-11-11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交通意外撞死人保險怎么賠償
2020-11-13法律上分紅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0-12-16關于加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管理的通知
2021-03-05保險條款解讀-旅游保險
2021-01-12不足額保險
2020-12-14農村土地承包法有些什么內容
2021-03-21安置房有哪幾類
2020-12-05農村拆遷和戶口問題有關嗎
2020-11-18濮陽市集體房產證房屋拆遷是怎樣的
2020-12-14江蘇省買房在前拆遷在后先交的購房契稅可以申請退稅嗎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