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單位職工只要和用人單位存在實際用工關系就需要在一定時間內簽訂勞動合同。但是,實踐中由于勞動者維權意識不強,用人單位也沒有嚴格按照法律規定操作,因此會出現不簽勞動合同的情況。下面,律霸小編為您整理了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該怎么辦。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
對于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但不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合同的,以及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違法行為,勞動者可以通過以下途徑追究用人單位的賠償責任:
一、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進行舉報。
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的監督管理。同時,勞動合同法還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對于違反本法的行為都有權舉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及時核實、處理。受理勞動違法行為舉報是各級勞動行政部門依法應當履行的職責。勞動者就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行為向勞動行政部門進行舉報,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受理并立案查處。一經查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用人單位依法對勞動者予以賠償。
二、向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勞動爭議仲裁,是指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對申請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依法進行裁決的活動。勞動爭議仲裁既是勞動爭議雙方當事人向法院提起爭議訴訟前的必經程序,也是我國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一種基本形式。勞動爭議仲裁裁決書下達后,任何一方當事人不服,可在法定期限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將產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對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行為,勞動者可以依法向勞動仲裁機構申請賠償。
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是勞動者依法享有的一項權利,是勞動者追究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賠償責任、解決賠償責任爭議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最后的方式。人民法院按照司法審判程序對案件進行審理、裁判和執行,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包括獲得法定賠償的權利得以實現。
以上三種方式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勞動者未簽勞動合同的解決方法,同時,未簽勞動合同的,勞動者還可以獲得雙倍工資的賠償。如果您對此還有其他疑問的,您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的專業律師,我們會回為您詳細解答您的問題。
試用期不簽合同違法嗎?試用期未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未簽勞動合同工傷賠償是怎樣的
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如何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帳號被法院凍結結案后法官不解凍怎么辦
2021-03-08贍養協議里面能分配財產嗎
2020-11-16先離婚后告重婚可以嗎
2020-12-17假冒注冊商標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19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最高法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規定
2021-02-16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婚前協議在哪里公證
2021-02-02信用卡違約金按天算嗎
2021-01-03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勞動合同公司賠償違約金怎么算
2021-02-22試用期社保按工資的80%作基數繳納是否合法
2021-03-03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勢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互聯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一車投保兩份交強險能否都獲賠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