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某與高某系鄰居,近日,顏某訴來我院要求被告高某賠償其因受雇于高某并為其加工皮棉而致左手被機器所傷的醫療費數萬元。
高某在家辦廠設點從事軋花工作(未領取營業執照),找來鄰居七人為其做工。高某與該七人訂立了勞務協議,為他們購買了意外傷害保險,對七人的工作做了明確的分工,并指定王某為七名工人中的工頭,負責全體工人的崗位,其他工人在工作過程中聽從其指揮,其中工人董某的妻子(即本案原告顏某)曾經幫其到高家工廠做工,具體做工時顏某負責其丈夫董某平時做工時的工作,生產一直照樣進行,大家都相安無事。2009年1月8日上午,因董某身體不好,工頭王某便讓顏某代替董某到被告處做工,由于機器運轉過程中雇員周某的過失以及顏某自身未注意致使發生了事故傷了左手。被告認為,雇工周某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重大過失;工頭王某明知原告不是被告雇傭的工人,而讓原告上崗工作,具有明顯過錯,請求法院追加周某、王某為被告對原告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二、分歧
本案在審理中對高某與顏某之間的關系認定存在三種分歧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高某與顏某之間是“幫工關系”,顏某雖是代替丈夫去高家做工,實際上是到高家進行幫工,且顏某曾經也到過高家做工,高某并沒有表示明確拒絕,庭審中雖然辯稱自己并不知道顏某來家里做工,但是沒有就該主張提出有力的證據加以證明,所以應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四條及相關的法律規定處理,幫工人因幫工活動遭受人身損害的,被幫工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被幫工人明確拒絕幫工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可以在受益范圍內予以適當補償。
第二種意見認為:高某與顏某之間是“雇傭關系”,應該由高某承擔全部的賠償責任。雇傭關系是指雇員在雇主的管理下,為了換取報酬而向雇主提供勞動的社會關系,雖然被告經營的軋花廠并沒有領取營業執照,但是隨著我國社會注意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雇主的范圍應進一步的擴大,包括國家機關、企業法人、非企業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普通自然人⑴。本案顏某是代替丈夫去高家做工,高某沒有明確拒絕,實際就是在高某的管理下,為了換取丈夫應得的報酬向高某提供勞動,應當認定為雇傭關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以及相關規定處理,由高某承擔責任。
第三種意見認為觀點:顏某與高某之間既不是有償幫工關系也不是雇傭關系。首先我國立法中尚不承認有償幫工,本案顏某的行為實際是有償行為。其次,雇傭關系具有人身專屬性,高某只與顏某的丈夫董某簽訂了雇傭合同,顏某來做工高某也沒有明確認可,不應當認定顏某是高某的雇員。最后,對于工頭王某的行為,屬于雇員再選任其他雇員的責任承擔的問題,工頭王某得到了雇主高某的授權,由其負責全體工人的崗位并聽從其指揮,庭審中,顏某也提出王某曾經也喊過別人來做工,高某都沒有予以反對,則可以認定是被選任的雇員的行為,雇主應當承擔責任;雇主對該類“雇員”同樣應保證安全的生產條件,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本案應根據過錯責任原則相關規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十七條之規定進行處理。
小編同意第三種意見,本案中爭議主體間并不存在雇傭關系:
1、雇傭關系的含義
目前,我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中均沒有關于雇傭關系的規定,《人身損害賠償解釋》中雖然對在雇傭關系中發生的損害賠償問題進行了規定,但也沒有給雇傭關系下一個明確定義,僅從“雇傭活動”角度對其進行描述性說明,即“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
2、雇傭關系的特征
對于雇傭關系的特征,理論界和司法界形成了較為一致的觀點,歸納如下幾點⑵:
第一、雇主與雇員間存在著一定的人身依附關系。即雇員在受雇期間,其行為受雇主意志的支配和約束,按雇主的指示和要求,對內為雇主提供各種勞務,對外以雇主的名義從事活動。雇主可以隨時修正工作內容并對雇員行為實施監督;
第二、雇傭主體具有廣泛性。即雇傭合同的主體既可以存在于法人、組織之間,也可以存在于公民個人之間、公民與法人組織之間;
第三、雇員享有受勞動保護的權利。即在雇傭關系中雇主提供安全保障,雇員有相對穩定的工資標準,相對較長時間的支付工資的周期;
第四、雇主與雇員之間有著特定的利益關系。即雇主為雇員提供生產條件、場所等。雇員在受雇期間必須親自履行其勞務義務,不能轉移,其勞動所產生的成果和創造的經濟利益一般歸于雇主所有,雇員據此得到報酬等。上述幾點內容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
本案中,王某,周某,董某都是與高某簽訂雇傭合同的雇員,王某私自叫顏某代替董某來做工、董某因病擅自不來做工、在機器操作過程中周某存在一定過失,根據《解釋》第九條之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王某、周某、董某在從事雇傭活動過程中沒有故意或重大的過失,因此應該由雇主高某來承擔責任。而顏某與高某之間不符合雇傭關系的相關特征,雇主與雇員之間具有人身依附性,專屬性,雇員在受雇期間必須親自履行自己的勞務義務,不能轉移,顏某代工的事實不能成為認定為雙方存在雇傭關系。然而,顏某在高某家做工是事實,既然顏某付出了勞動,就應當享有受勞動保護的權利,高某應該提供安全的生產條件,作為用工者應該盡到安全保障義務,保障勞動者的安全。顏某在生產中受傷是事實,雖然顏某在生產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過失,但是理應根據過錯歸責原則得到相應的賠償。
三、審判
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在未領取營業執照的情況下,即在家雇員從事軋花生產活動,不能確保所提供的生產條件符合安全規定,在生產過程中,安全管理不到位,對原告在出事之前曾到被告處做工未有效阻止;在事發當天,原告再至被告處做工時,被告及被告所雇傭的其他工人也未作有效制止、未對原告盡到安全保障義務,致原告被軋花機致傷左手,被告作為從事生產經營的業主和在原告受傷時其他在現場工人的雇主,依法應對原告所遭受的損害負賠償責任。因被告為原告受傷時其他在現場工人的雇主,其他工人的行為屬從事雇傭中的行為,所產生的后果應由雇主即原告負責,且原告并未要求其他責任人賠償,故對被告辯解原告受傷有其他人的過錯造成,要求追加被告理由,不予采信。但是,原告并沒有與被告簽訂過勞務協議,原告是為代替其丈夫履行勞務協議而至被告處做工,該行為并未得到被告的明確認可,故原告并不屬被告的雇員;在此情況下,出現人身損害的情況發生,被告無法通過投保的意外傷害保險對相關損失進行補償;原告在事發當天從事勞務時,自身未盡到注意義務,安全意識不夠,導致事故的發生,具有明顯的過錯,故應相應的減輕被告的賠償責任,遂判決對原告所產生的合理損失,由被告負責賠償60%。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溢價部分如何交稅
2021-02-14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如何審查《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1-02-11對方不履行勞動仲裁裁定該怎么辦
2020-12-24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打瞌睡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3-05保險經營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07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雇主責任險賠償金應給出事的雇員還是雇主
2020-11-2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20-12-14怎樣選擇保險公司和保險代理人
2021-01-24保險代理合同樣本
2021-03-05草地、林地承包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0-12-04土地出讓業務費的使用范圍
2021-01-27土地流轉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3拆遷安置房房產證加名字流程有哪些
2021-02-04房屋拆遷補償按面積還是人頭呢
2020-12-19農村宅基地征收補償和城市房屋拆遷有哪些不同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