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期間不僅要按時的完成上司所派的工作還要注意如果是出差或者是在外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一旦發生了意外那么就要及時的就醫了,但是就醫都是有一個醫療期的,那么單位如果在工傷醫療期內解除勞動合同可以嗎?一起來看看吧。
一、工傷醫療期內解除勞動合同可以嗎?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第一款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1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其中并沒有明確應否對勞動者的勞動能力進行鑒定。
但原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第六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除支付經濟補償外,還應當支付不低于6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癥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50%,患絕癥的增加部分不低于醫療補助費的100%。《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中也有同樣的規定。可見,上述兩個文件已經將進行勞動能力鑒定,作為勞動者因患病而解除勞動合同的必經程序。上述兩個文件與《勞動合同法》并不沖突,且目前并沒有廢止,也就仍然具有法律效力,應當遵照執行。
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要經過什么程序?
(一)事先通知工會
《勞動合同法》第41條規定在可以裁員的4種情形下,用人單位需提前三十天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職工意見后,上報勞動部門,即工會對用人單位裁員有知情權和建議權。第43條規定,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若用人單位違法或違約的,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用人單位在研究工會的意見后,要將處理的結果書面通知工會,即工會對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有共決權,在不合法或不合理時有權否定,且對再處理結果的進一步的知情權。這一要求在深圳市司法實踐中尚未真正實施,但筆者認為有必要向用人單位告知有這樣的規定存在,也許不久就會在司法實踐中得到進一步貫徹。
(二)通知勞動者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必須出具書面通知且送達勞動者,否則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不生效。但實踐中很多情況是勞動者拒不簽收通知,而用人單位又沒辦法強迫勞動者簽收。建議可采取如下應對方法:1、制作員工入職登記表時,增加一欄,內容為:“公司有關書面文件、通知無法直接送達給本人時,本人確認本表中所填寫的家庭住址為郵寄送達地址。” 2、《勞動合同》中增加一個條款:甲方(用人單位)有關書面文件、通知無法直接送達給乙方(勞動者)時,乙方確認勞動合同中所填寫的家庭住址為郵寄送達地址。一旦發生勞動者拒不簽收的情況,即按照上述勞動者家庭地址郵遞相關文件,并保留郵遞憑證作為證據。
(三)用人單位內部的程序
用人單位在用工管理中,針對勞動者違規違紀、工作失誤并造成重大損害等情況,必須收集相關證據證明和確認客觀事實,且必須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讓其確認或提出異議。在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之前必須收集充分的證據,在此以如何證明勞動者嚴重違反規章制度或勞動紀律為例,闡述舉證要求。
1、如何收集勞動者違反規章制度或勞動紀律的證據?
現實生活中此類案件情況千差萬別,因此違規違紀證據各不相同,不可能公式般的套用。通常下列形式的資料可作為證據:(1)違紀員工的“檢討書”、“求情書”、“申辯書”、“違紀情況說明”等等;(2)有違紀員工本人簽字的違紀記錄、處罰通知書等;(3)其他員工及知情者的證詞;(4)有關事件涉及的物證(如被損壞的生產設備,如物證不方便保留,則拍攝清楚的照片,同時照片上還應當顯示時間年月日時);(5)有關視聽資料(如當事人陳述事件的錄音、錄像);(6)政府有關部門的處理意見、處理記錄及證明等。書面證據是最有力的證據,尤其是有違紀員工簽字的書面證據,應盡收集和保留。
2、收集證據的方法
(1)建立日常書面行文制度和檔案保管制度;(2)對“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的員工的違紀行為,應注意平時記錄在案。每次違紀時, 企業都作出相應的書面處理材料,要求員工簽字。如員工不愿在處理材料上簽字,則可以扣罰工資的處罰方式,在工資單上注明處罰內容,由員工在領取工資時一并簽字,并在工資單上注明對工資數額有異議的,應當在7日內提出;(3)對有違法行為(如賭博、盜竊、打架、吸毒等)的員工,可以要求政府有關部門處理,政府有關部門的處理結論或者記錄,就是有力的證據。
(四)特殊程序
特殊程序因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不同而有所區別。如員工因不能勝任原來工作,用人單位解除合同時必須事先為勞動者另行安排工作;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時,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前,必須為勞動者培訓或調崗;情勢變更導致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用人單位在解除勞動合同前,必須先與勞動者協商變更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裁員前,必須向當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報告裁減人員方案以及工會或者全體職工的意見,并聽取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意見;此處的“先另行安排工作”、“先培訓或調崗”、“先協商變更合同”和“預先報告”就是特殊程序,應注意與法定條件相結合,在此不再贅述。
(五)后義務程序
用人在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為勞動者出具解除勞動合同或離職的證明,并有義務在15天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材料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工傷醫療期內解除勞動合同可不可以是要看勞動者也就是員工到底是因為什么負傷的,如果是因公負傷在有效的醫療期滿了之后在不能從事原單位安排的其他的工作,那么用人單位是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如果在醫療期內解除合同,員工是可以去勞動監管部門進行投訴的。
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范本是怎樣的
勞動局能開解除勞動合同證明?解除勞動合同范本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改制后的工齡怎么算
2020-11-23財產公證可否進行財產分配
2020-12-10p2p非法集資資金如何追回
2021-02-10欺騙性商標誤認的主要情形有哪些
2021-03-06特殊累犯的罪名有哪些
2021-02-11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家暴離婚具體怎樣賠償
2021-02-17如何爭取小孩撫養權
2021-01-22督促程序的實質要件有哪些
2021-02-05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黑名單
2020-11-18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