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工作崗位競爭十分激烈,所以可能有的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有的朋友會選擇聽完公司的辯解之后拍屁股走人,但是如果用人單位做的不合法,我們確實可以進行一下維權,那么提前解除勞動合同賠償幾個月工資?今天律霸的小編就為大家來解釋一下這個問題。
用人單位除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情形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外,其它情況根據解除的原因不同,賠償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1、如果雙方協商一致解除合同,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這里所稱的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按應發工資計算。
2、如果單位沒有正當合法理由單方辭退,需要按上面標準支付雙倍的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可見,法律還是會保護普通的勞動者的,但是我們普通勞動者必須清楚提前解除勞動合同賠償幾個月工資,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合理的維權,律霸的小編在這奉勸大家,被用人單位欺負了,千萬不要忍著,利用法律的手段來保護自己。
解除勞動合同書簽字后還有經濟補償金嗎?
哪些情形用人單位不用提前通知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2-08委托合同是什么意思
2021-02-21二手房押金能退押金嗎
2021-03-16專利權人是單位還是發明人有什么界定
2020-11-30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股票被保全后還能交易嗎
2020-12-06道路交通調解的提出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7合同一方違約怎么處理
2020-11-10交通事故磕碰需要賠償嗎
2020-12-27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勞務合同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2020-11-21外包勞務審計流程怎么進行
2021-01-21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商業車險訂過了退保是否可以
2021-02-04人身保險合同的糾紛處理注意事項
2021-03-14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