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0年勞動合同法最新版年假規定是什么
職工在企業工作一段時間后,是可以申請年假的,年假是一年一次的帶薪休假。年假最長的有15天,最短有5天。在職工休年假過程中,企業是應該正常支付工資和繳納社保的。根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2017勞動法的年假規定也有了一定的調整。
《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關于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確定職工休假天數時,要根據工作任務和各類人員的資歷、崗位等不同情況,有所區別,最多不得超過2周。”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明確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然而自勞動法公布至今國務院沒有根據勞動法該條的規定制訂職工享受帶薪年休假的具體辦法。
勞動部關于印發《〈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問題解答》的通知第二條對該問題作了規定:“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在國務院沒有發布企業職工年休假規定以前,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共同發出的《關于職工休假問題的通知》應繼續貫徹執行。”
二、帶薪年休假工資怎么計算?
年休假工資的基本規定在一般情況下職工享受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其具體計算公式為:職工本人月工資÷月計薪天數(21.75天)。
年休假所依據的月工資標準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標準基本一致。即:前十二個月應得工資總額-前十二個月加班工資總額后的月平均工資。如職工在本單位工作時間不滿十二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
月應得工資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應得工資為用人單位代扣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以及其他扣款前的工資。
綜上所述,勞動合同法會根據現實問題進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當然對于年假這種問題只會規定一個基本的標準,各個公司都有各自不同的規定,所以年假的休假情況會根據公司的規定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工資也會按規定發放。
法定年假多少天,休假條例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怎么計算帶薪年假的工資
最新年假計算方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賠償復議申請書的內容包含有哪些
2021-01-16免責聲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8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新婚姻法離婚條件有哪些
2021-03-24合同及附件約定不同法院管轄怎么處理
2021-02-21未成年打架會留案底嗎
2021-01-05取消戶籍怎么辦理
2020-11-24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用假手續取得保險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03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02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哪些事故保險公司墊搶救費
2021-01-26雇主責任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