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提前30天和前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嗎
可以,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勞動者按該規定行使解除合同權,是采用“書面通知”的形式。勞動者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合同,滿30天生效。從第31天起勞動合同解除,用人單位應當依法結清工資,辦理解除合同手續。
二、勞動者違反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應賠償用人單位什么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由于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系執行法定義務,加之勞動者經培訓后通過勞動已為單位創造了一定價值,因此,培訓費用的賠償應當依據培訓費的總額及勞動合同期限和勞動者為用人單位實際服務的時間來合理確定數額。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即用人單位既得利益的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此外,根據勞動部的有關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招用尚未解除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除該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外,該用人單位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其連帶賠償的份額應不低于對原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總額的70%。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當前,隨著用工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選擇權越來越充分。應當說,勞動者的紛紛“跳槽”,是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的,但是,這種擇業自由應該以尊重和不違反勞動合同為前提。《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根據勞動部1995年5月10日發布的《違反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第4條規定,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應賠償用人單位上述損失。
綜上所述,如果一旦發生勞動合同到期的情況,合同未經雙方進行確認是不會自動續約的。依照我國勞動法明文規定的,勞動合同是否續約需要用人單位在合同即將結束前一個月內向當事人進行確認是否要續簽,需要雙方的協商。
公司不簽勞動合同對員工有什么不利影響
沒簽勞動合同不發工資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文字商標
2021-01-06婚禮上搶婚犯法嗎
2021-01-24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什么材料,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流程是什么
2021-01-13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離職有工資嗎
2021-03-09人壽意外保險險種的內容有哪些
2020-11-18農作物種植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1-01-18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保險合同變更的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2-19保險公司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21-01-08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暴雨致機動車發動機損壞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3-23保險合同爭議有哪些處理方式
2021-03-12什么是財產保險合同
2020-11-14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冰雹砸壞車保險怎么賠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