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的建立時間從何時開始?
用工之日起確立勞動關系。
二、《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10條第3款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在勞動關系建立之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情況在現實中有,但是不多。一般存在于用工比較規范的用人單位與具有一技之長的高素質勞動者之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確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時間起點意義重大。從雙方建立勞動關系之時起,勞動者作為用人單位的職工,用人單位作為勞動者的用人單位,雙方才開始履行各自的義務,享有各自的權利。建立勞動關系之時,是勞動者開始在用人單位的指揮、監督、管理下提供勞動時間,是計算勞動者工資的起始時間。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也自建立勞動關系之時開始計算。《勞動合同法》第7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工,是指用人單位實際上開始使用勞動者的勞動力,勞動者開始在用人單位的管理、監督、指揮下提供勞動。用工之日,通俗地講,就是勞動者開始上班的那一天。用工之日就是建立勞動關系的時間。
三、勞動關系的科學解釋
勞動關系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包括各類企業、個體工商戶、事業單位等)在實現勞動過程中建立的社會經濟關系。
勞動關系,是指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為其成員,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提供有報酬的勞動而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從廣義上講,生活在城市和農村的任何勞動者與任何性質的用人單位之間因從事勞動而結成的社會關系都屬于勞動關系的范疇。從狹義上講,現實經濟生活中的勞動關系是指依照國家勞動法律法規規范的勞動法律關系,即雙方當事人是被一定的勞動法律規范所規定和確認的權利和義務聯系在一起的,其權利和義務的實現,是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的。勞動法律關系的一方(勞動者)必須加入某一個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并參加單位的生產勞動,遵守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而另一方(用人單位)則必須按照勞動者的勞動數量或質量給付其報酬,提供工作條件,并不斷改進勞動者的物質文化生活。
勞動關系的確立,職員與用人單位就會受到一定的約束,用人單位需要每月給職員發放工資,職員需要每天按時上班,且不得泄露公司的相關信息給其他公司的職員,否則會違反競業的規定,此時,違反規定的職員無疑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的條款有哪些?
未簽勞動合同必須支付雙倍工資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簽訂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5泄露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13交通占主要責任能否視為工傷
2021-01-08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父母包辦婚姻不想辦婚禮合法嗎
2021-03-21解除勞動合同的招工表還有效嗎
2021-03-18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車禍理賠清單
2020-12-01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被保險人權利之法律規定
2020-12-27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土地承包合同公示怎么寫
2021-01-27土地承包經營權是指什么權
2021-02-02在農村承包荒地要辦哪些手續
2021-02-27村委會有權決定土地流轉的收益嗎
2020-12-13親屬代簽的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有效嗎
2021-03-24上海市城市居住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有哪些內容
2020-12-20公租房可以拆遷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