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履行標準是什么?
勞動合同履行是指當事人雙方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條件,履行自己所應承擔義務的行為。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①親自履行原則;②權利義務統一原則;③全面履行原則;④協作履行原則。
要求
勞動合同履行的要求:
(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1、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勞動者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2、用人單位應當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準,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
3、勞動者拒絕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的,不視為違反勞動合同。勞動者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勞動條件,有權對用人單位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4、用人單位變更名稱、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或者投資人等事項,不影響勞動合同的履行。
5、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二)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1、建立勞動規章制度的程序(核心是民主協商與勞資共議)
(1)經職代會或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
(2)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3)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在單位內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提示:如果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未經公示或者對勞動者告知,該規章制度對勞動者不生效。企業公示或告知勞動者規章制度可以采用張貼通告、員工手冊送達、會議精神傳達等方式。
2、勞動規章制度的監督和法律責任
如果規章制度損害勞動者權益的,勞動者可以據此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如果該規章制度的實施給勞動者造成了損害的,用人單位應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的履行是首先是在雙方的相關任內的期間,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需要遵守在法律上所簽署的義務。也有使用權力的相關來壓制對方。在勞動合同的履行中如果雙方有一方未完成相關要求的話,另一方可以通過法律訴訟的來進行審理。
勞動合同補簽和倒簽法律后果區別是什么
終止勞動合同的條件
勞動合同的類型有哪些,期限是幾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30企業以及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流程
2021-03-10法律顧問聘用流程有哪些
2021-02-15同居期間 共有房產如何分割
2020-12-29怎樣申辦贍養協議公證
2020-11-26宣告失蹤的鄉村醫生會被收回證書嗎
2021-03-01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議書
2020-11-20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繼承人死亡其子女能代替繼承遺產嗎
2020-12-27如何設立房屋中介機構
2021-01-31房地產稅制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2020-12-29代替繳納社保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1-03-25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買了三責和不計免賠,出事故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1-03-25交強險責任限額是如何確定的
2020-12-25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土地轉讓合同書怎么寫
2021-01-24在拆遷中,沒有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28